《霍爾的移動城堡》由宮﨑駿執導、吉卜力工作室製作,2004 年 11 月上映。也就是說,這部作品今年要滿 19 歲了,和片中主角蘇菲的年齡差不多。
有鑒於《霍爾的移動城堡》已是廣為人知的經典之作,本文不再以分析劇情為主軸,改以更為私人的角度切入,著重分享此作對我個人帶來的啟發。
年輕的製帽師蘇菲,性格內向寡言、長相清秀但缺乏自信。平心而論,她從頭到腳、由內而外都沒什麼特別,普通到沒什麼好寫的──直到她成為「被詛咒的蘇菲」。
「詛咒」是童話裡經常出現的母題,包括那些我們都知道的:沈睡的公主、變成青蛙的王子,《霍爾的移動城堡》在劇情上致敬了經典童話,角色們的故事圍繞著詛咒展開。
蘇菲受到荒野女巫嫉妒,被詛咒變成老婆婆;霍爾為了獲得強大法力,把心臟交給卡西法,從此成為沒有心的魔法師,與卡西法牽絆著彼此;只知如何施咒卻無法解咒的荒野女巫,作風邪惡,卻也是與惡魔簽下契約、心靈被吞噬的受災戶;稻草人更無須贅述──俊美王子被困在稻草人軀殼裡無法言語,這不是詛咒,什麼才是詛咒?
上述這些人物們在受詛咒前的人生,似乎都不值一提,換句話說:故事總是發生在詛咒後,正是詛咒帶來的磨難,提供了角色們突破的契機。
譬如正值花樣年華的蘇菲,在一刻之間成為九十歲的老婆婆,慌張有、驚嚇更有,但蘇菲只容許自己恐懼一個晚上。隔日早晨,她會接納並與詛咒共存──不是認輸躺平的意思,而是充分意識到現況並做出對應行動。蘇菲從詛咒中獲得能動性,使她離開原本的生活,誤打誤撞住進霍爾的城堡、展開新的冒險。
當然,此處並非要鼓吹苦難的必要性,個人並不推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說詞,吃苦大多時候就只是吃苦。但不可否認的是,人生破事就是這麼多,即使我們不活在魔法活躍的世界,生命帶來的苦痛與詛咒也沒有比較少,能做的似乎就是像蘇菲那樣,在接納的前提下,找到共存的力量,如此才可能將禍轉福:平凡人的災難經常是天降的,幸福則是依賴自己爭取的。
類型分類上,《霍爾的移動城堡》無疑是一部愛情電影。最令人動容的一刻,莫過於蘇菲回到霍爾的孩提時代,見證霍爾跟卡西法訂下約定,消失前她向霍爾喊道:「我是蘇菲,我一定會去找你的,在未來等我!」
我聯想到自己非常喜歡的短篇小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夢十夜》的第一夜。女人在死前對男人說:「請等我一百年,我一定會來找你。」男人回答自己將只是等待。在不知道過了多少次紅日浮沉後,女人墓前長出了一朵百合花開。「原來一百年已經到了。」這時男人才發覺。
提到霍爾,這傢伙撇除外貌,缺點是真的很多。他幼稚膽小、抗壓性低、情緒處理也很有問題,有些人揶揄霍爾除了長相帥氣,沒了!(嗯⋯⋯還有木村拓哉配音?移動城堡等於有車有房?);可在另一方面,霍爾卻擁有在愛之中難能可貴的特質:信任、耐性與願意,就跟《夢十夜》裡等了一百年的男人一樣,霍爾信任蘇菲給他的承諾,願意在往後的年歲裡耐心等候。
在漫長等待的途中,他當然會感到空虛寂寞、也曾誤入歧途。鎮上人們謠傳著「霍爾會吃掉年輕女孩的心」,由此可推敲,霍爾除了跟荒野女巫有過歷史,大概還談過不少亂七八糟的戀愛,是某些人眼裡的懦弱渣男。
但是,霍爾確實因為蘇菲生活下去了,他守住自我,沒有被魔法侵蝕成為魔王;他尊重蘇菲,不打擾對方生活,只在必要時提供她幫助(嗯,還是有偷偷暗示:我找了妳好久喔~);他讓蘇菲在她自覺適當的時間、實現她的承諾,他知道蘇菲一定會遵守諾言來到他的面前,越過所有隔閡、擁抱他的一切。
接著我們來說蘇菲。
她不是那種回眸一笑百媚生、魅力值滿點的女生。蘇菲有著樸實的老靈魂,不像霍爾喜歡用華麗衣著與寶石飾品妝點自己,蘇菲對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不太感興趣──這麼說可能不夠精準,更精確來說,蘇菲不感興趣的是她自己。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蘇菲在變老之後,用極短的時間就適應過來;反觀連頭髮染壞都可以崩潰的霍爾,要是把他變老了,會直接不想活吧!
蘇菲最初以沒有自信、略顯自卑的形象登場,的確不太吸引人。但神奇的是,當故事收尾時,不管是曾經對她懷有惡意的荒野女巫、只聽命於霍爾的卡西法、或是莎莉曼夫人的間諜狗狗茵茵⋯⋯ 所有角色都甘願臣服於蘇菲。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或許正是因為蘇菲不沈溺於鏡中的自己,她才得以更清楚地看到身旁人們的需求並給予回應。在蘇菲旁邊,你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是被她接住的。
蘇菲的可愛,恰好在於她不太糾結自己是否「可愛、被愛」,反而更專注於「主動愛人」。就算被任性的霍爾氣哭,在整理好情緒後,她還是會坐在床邊,傾聽霍爾心中的不安與脆弱;即使覺得自己不漂亮、沒有才華,她仍會在微風搖曳的草原,堅定地對霍爾表白「想成為他的力量」;除此之外,不放大自我,也使蘇菲擁有更多寬容,她願意原諒曾陷害她的荒野女巫,甚至在女巫被奪去法力後,把對方當成自己的家人般關照。
蘇菲對他人富有願意,且她主動給予。這些善意與溫柔,最終會迴向她自身,如同精神分析學者弗羅姆(Erich Fromm)曾在著作《愛的藝術》中寫道:「愛的首要意義在於給予。」「並非為了接受才給予;給予本身就是極大的喜悅、表現出給予者蓬勃的生命力。」
俗語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在荒野女巫的段落,我得將它誤讀成「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根據莎莉曼夫人的說法,荒野女巫曾是非常優秀的魔法師,後來與魔鬼訂下契約,本心逐漸被吞食,難以控管、成為王國的威脅。
相較於蘇菲脂粉未施,荒野女巫以美魔女之姿華麗亮相。她外表雍容華貴,魔法能力也不容小覷,平時還有一大群橡膠人傭兵供她使喚。可惜的是,這些富有並不足以安撫心靈已被吞噬的她,荒野女巫只能想盡辦法掠奪霍爾的心,試圖讓自己再次重生,可惡之人的本質,實則是可憐與可悲。
值得慶幸的是,在被奪去所有魔法後,荒野女巫反而在真正意義上獲得了重新開始的機會。是的,她對霍爾的心臟依然抱有執著,甚至到了燙燒自己、毀掉城堡都在所不惜的地步,這樣的她如此自私;然而,當蘇菲真誠擁抱著她,她也理解到蘇菲是多麽深愛著霍爾之後,她最終釋懷、把霍爾的心交付給蘇菲──荒野女巫的救贖,來自她自己。
好想要、好想要的人事物,最後沒能得到,放下與成全從來都不是輕易就能達成的事,但荒野女巫做到了,與此同時她也沒有放棄愛情,稻草人變回英俊王子時,她還能調皮地與對方調情,你說荒野女巫真的沒有心嗎?我想不是這樣的。
宮﨑駿常以作品表達反戰立場,《霍爾的移動城堡》也非例外。動畫製作背景,據說是他對美國入侵伊拉克的表態反對。當年美國以「伊拉克持有毀滅性武器」為由對其發動戰爭,歷時八年才達到階段性落幕;荒唐的是,後來美國不但無法證實伊拉克與恐怖主義有關,更找不到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時間拉回此刻,烏俄戰爭尚未落幕、以巴衝突再起,台灣更可說長期以來都處於戰爭邊緣。多數人厭惡戰爭,但弔詭的是自從有人類以來,戰爭似乎就沒有停歇過,只是或大或小、只是你我知不知道,彷彿它是人類的與生俱來、是我們存在的必然。
延伸入戲,蘇菲與霍爾的故事也發生在戰火蔓延時,他們居住的王國與鄰國正處於戰爭狀態,起因是鄰國王子無故失蹤。對戰中的兩個王國,沒有誰代表正義、誰象徵邪惡的黑白對立。原著小說來自英國,但宮﨑駿並沒有妥協於西方基督教傳統:總要天使魔鬼、總是善惡分明。對他而言,不論是敵方或是我方,戰爭都是毀滅且蠢笨的,只服務於人類愚妄的。
霍爾法力強大,是宮廷魔法師莎莉曼夫人的學徒,也是她唯一屬意的接班人。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能力是一回事、拿這些能力來做什麼又是另外一回事,不想上戰場的霍爾意圖成為逃兵,代他拒絕徵召令的蘇菲則是他的掩護。雖然我們仍可見到霍爾化身大鳥參與戰事,但必須釐清的是:霍爾這麼做是為了保護蘇菲,他是為了自由與幸福而戰,而不是為了保衛國家而戰。
比起鼓吹愛國與民族主義,甚至將它們作為藉口展開殺戮,宮﨑駿更想聚焦的是這些人與人之間的小情小愛,或許生活的關鍵從來不在於宏大的敘事,而是身邊平凡但親密的人際關係,就像蘇菲給稻草人的一吻,足以終止戰爭──學習去愛吧,一切都會好的。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發現,我也叫蘇菲,這篇影評是字面意義上的「蘇菲寫蘇菲」。
小時候看完《霍爾的移動城堡》內心相當糾結,不知道該持續愛著千尋的白龍、還是轉向蘇菲的霍爾,真的是孩子才會有的煩惱。時光荏苒,動畫上映 19 年後,白龍與霍爾依然存在記憶的小盒子裡,我則是從當年才 9 歲的小蘇菲,緩步往老奶奶蘇菲的方向前進。
回首再看《霍爾的移動城堡》,見到的是與完美沾不上邊、甚可說是充滿缺陷的人們,願意給彼此機會、試著相愛。蘇菲自怨自艾時,霍爾不會否定她的情緒,只是堅定喊著:「蘇菲很美啊!」;霍爾化身怪物、差點變不回人形時,蘇菲並不懼怕,反而主動親吻了他。他們選擇愛著對方本來的樣子,千瘡百孔在戀人眼裡盡是可可愛愛。
生活是值得度過的、世界是值得期待的、人們是值得愛的。獻給負傷的人。
全文劇照來源:吉卜力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