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是我自己的學習筆記,整理過後覺得挺值得分享的,就決定直接PO一篇文。
這邊只會紀錄重點跟脈絡,還有一些個人心得。
如果想要有仔細的案例講解,可以直接到Hahow購買線上課程,
課程名稱是《讓圖不只是好看的-資訊設計思考力!》。
購課前就可以看到課程的影片簡介、圖文介紹、所有課程的標題,也有試聽的集數可以讓人評估自己喜不喜歡講師的語調、需不需要購買這門課程。
這堂課不到兩千元(原價好像1800),我買的時候剛好有促銷,所以花不到一千五就買到這堂課了。
下方開始分享我的學習筆記:
資訊設計總共有以下這些考量點:
以規劃線上課程為例:
設定課程目標時,需明確知道學員看完課程後,該採取什麼行動
/哪些行為會有所改變
⇒ 有啟發性
最適合
、資源足夠
、效果最好
的適當的
受眾=願意
接收資訊的人適當的受眾
,將資源投入在適合這些受眾的傳播方式載體類型:文章、圖文(單張)、圖文懶人包(多張)、簡報、影片、互動式載體….
如何選擇載體?
受眾
:如何接收
資訊策略
:如何傳達
資訊受眾(如何接收)
+策略(如何傳達)
=適合的載體需考慮策略、受眾以及資源
策略
:如何傳達
受眾
:如何接收
資源
收穫最多的章節,因為我目前就是處於創業草創期,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裡面的很多觀念都可以用於個人品牌的前期規劃。
在聽這堂課時,我把自己創業想做的事情一個一個拉出來,做刪減、排序,每項都抓出來,考量是否有其必要性,考量每項之間是否有可以關聯、導流的地方,以及考量成本的投入。如果成本太高,是否考慮將某些計畫延後,並先用其他成本小的計畫慢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等等。
很多概念其實是我知道的,但我在遇到事情時,不見得會想到可以拿來這邊用。上這門課時,因為他的安排合理,我順著邏輯,一個一個思量過來,很快就抓到了自己的盲點,並加以改正。所以我認為買這堂課對我來說非常值得,它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
---
這一段因為很複雜,我的筆記很少。講師講的其實不算清楚,我是本來就有規劃資訊架構的能力,所以這一段聽得很不耐煩,但是沒有規劃資訊架構能力的學員如果聽到這一段,可能也覺得沒什麼幫助。因為光是界定「有效資料」跟「無效資料」這一點就已經很吃Sense了,還有界定受眾、確認立場等等,其實都很需要個人特質來輔佐。
如果你是個對「別人在想什麼」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人,在規劃資訊架構這裡肯定會有很大的挫折感,會完全不懂這些事的細節到底該怎麼判斷、該怎麼達成。若你的慣性思維比較著重於「自己想表達什麼」,那我覺得這件事直接交給別人來做就好,不要勉強自己一手包辦。
規劃架構需要的是分析力跟洞察力,但感到挫折的你可能在執行力方面更強,那就專心致志在執行上就好,這就是團隊存在的意義,所有人都做最適合自己的事就好了。
---
文案是「說故事的角色」,要把資料轉換成受眾看得懂的東西。
兩者其實不同,即使釐清了資訊架構,也不能直接把這些資訊拿來使用,很多時候光靠理性是無法說服他人的。
文案需要講到人家心坎裡,同時說服受眾的理性跟感性面。
適合的情緒
+適合的環境
=好情境,讓人產生共鳴
抓住受眾的目光。
引起注意的前幾秒
」:這個章節的講師換了一個人,因為是負責文案的部分,講師明顯是感性面大過理性面的代表人物。雖然作筆記時有隱約感受到講師說話比較跳Tone、沒有章法,但她很擅長說故事,很容易將人拉入情境,她很理解受眾在這個章節想要聽到什麼資訊、需要講什麼範例,是個很優秀的文案。
講師更換其實很有意思,因為第一個男講師跟第二個女講師的風格落差太大。
前者明顯著重理性邏輯思考,且喜歡有條理的論述方式,所以他的講義架構都整理得很整齊且完整;後者著重感性共鳴的營造,所以她在說故事時會讓人特別感興趣、特別想聽下去──他們的優勢剛好都可以互補到對方的不足。
這就是團隊的意義所在,或許人與人之間有許多不同,但這個不同是帶來爭執呢?還是合作呢?
---
個別元素
無法理解>組合後
還是無法理解個別元素
可以理解>無法理解組合邏輯>組合後
無法理解理解
前就放棄如果讓人無法理解,那我們前面思考的目的、策略、資訊架構就會全部白費。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版面設計來讓人容易理解。
資訊架構
:加速資訊內化成知識文案撰寫
:讓受眾更願意吸收
資訊版面規劃
:讓受眾順利地理解
資訊重點
與邏輯
視覺動線
是否符合邏輯
當視覺動線
符合邏輯
時,受眾就能清楚地理解重點
。
版面規劃實際步驟:
重要性
分層)因果關係
、包含關係
,有的話需歸類成同一組,並排出重要性、先後順序強化
:例如字體加大、加粗、使用特殊顏色弱化
:例如字體縮小、變淡由上至下
,由左至右
,由大到小
額外補充:
3個重點
+1種邏輯
本章節開始就是志祺77本人主講,其實我一開始就是衝著志祺買課的www
之前就有斷斷續續追他們的YouTube影片,每次他們講到我感興趣的題目時,我都覺得他們結構規畫得特別好,思緒清晰、資訊好理解、口條也很順暢,所以發現有這門課的時候,我沒想太多就買下去了XDDD
事實上這堂課也的確沒有讓我失望,幫助我釐清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而當我發現某些知識我已經擁有的時候,我也發現:
「哇原來我已經知道這麼多了!」
「原來這樣的課程就足以讓這麼多人願意買單」
「原來不是只有很艱澀的知識、技術才會讓人想買課」
「好像讓人容易入門的課程會更有收穫」
這些發現讓我更有動力去規劃自己的線上課程,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學得很多但雜而不精的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自卑感,我常覺得:學而不精的人是不是沒有資格開課?
但其實不是。我從我自己的經驗作為出發點,也發現了一件事:
很多事情最難的都是從零到一
,也就是初入門
的階段。
我發現我最想買課的時候都是我剛入門、我什麼都不懂、我根本不知道可以去哪裡找資源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我的需求是什麼?
我希望有人可以帶我入門,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我我想要的資訊。我不用有人手把手的帶我,我不要他給我魚吃,我想要他教我去哪裡取得釣竿,這樣我之後就可以自己釣魚來吃。
所以我發現我的需求其實不是來自於更艱深的技術,而是能突破思維的概念
,這個概念能講解的越通俗易懂越好。既然我的需求是長這樣,那我能夠提供給他人的價值理應也是這樣──
──那我又為什麼要苛責自己,我為什麼沒辦法提供艱澀的知識給別人呢?
雖然這其實跟課堂本身完全無關,但我從這個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想通了一些事,有了很多感觸跟體悟。
---
後面比較偏實作案例的章節就不再分享,
因為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前面章節的規劃跟思考,
後半的課程我會暫時先放著,等有需要的時候才會繼續上課。
如果對這門課程感興趣,可以直接去Hahow購買課程:
價格不貴,原價才1800,我是趁Hahow有促銷優惠的時候購買,所以花不到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