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
第一章 觀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在學習經典時,讀誦是很重要的學習方式,經文的意涵有時透過音調呈現的意境相應而生。尤其是要以台語發音。如「道 可道 非常道」。從「道」、「可道」「非常道」的音如同在稱揚、肯定,十分讚嘆、感恩。在前兩句的讀誦中,似乎就調整了心境。要進入道,要進入學習,首要將心態、心境放好對的位置。如同事情要如何演變,端看自己的心態,若要走入道、體認道、學習道,要有道心才有辦法,如此與作者老子同心,再一一走入道德經的世界。
道是宇宙運行、自然大道之法;名是功成名就、功法、功德等諸如依循道而行而成的。
試著想一個情境來體會「道 可道 非常道」的味道:夕陽西照,眼前一條無止盡的長路,人在路上走著。
天地大自然運行,萬事萬物包含人,無時無刻都在大道上前進,不曾停緩,與時俱進。
非常道的「非常」就如未來下一刻即將成為當下,而可道的「可」是指當下已經完成,即將過去的一刻。所以,每個當下都可以在大道裡,是道的一份子。
這似乎告訴我們「走在人生大道上,要走去哪?要怎麼走?」的答案。
讓自己所作所為,依循大道、自然運行之法來行,才能真正走上大道,走向成就圓滿。也可以說,想要實現理想的目標,在這條路上要學習道,融入道中,每個當下讓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道的一份子,隨著時間生命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終將在大道上有所成就。
而在開始展開「名」-欲有所為或行動時,「無名,天地之始」最初始原始的時候,要先有如天地之心、道心,而「有名,萬物之母」可以想做是「師出有名」,有了具道心、道性的目標,就如同有了將軍統帥,讓所有遇到的機緣演化都來幫助與成就這個目標,這其中也包含人自己種種的意念與想法、習性等,也要臣服於統帥。無論是靜或動時,人失去了道心,所作所為就會落於個人的私欲或妄念,有所偏私,如此便離開了大道。
人要如何維持道心、依循道朝往目標前行,則是每個當下必須要恪守的功課。因而,「常無欲,以觀其妙」時時靜心,放下私我、私欲,回歸道心,來讚賞珍惜感恩一切的美好;而「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有所為的行動裡,在一切機緣演化裡自然有前進的竅門所在,有可以學習道的地方,讓自己與事情都更加融於道中成長,相互成就。
因此,一切都來自於「道心」,所有的機緣來要先反思自己有「道心」嗎?所做的事情有保持初衷來做嗎?一切機緣都是在反思看看自己的心在哪?有道心,才真正在大道上。因此,「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珍惜再珍惜,練習再練習,時時反觀自己,效法天地行大道,讓自己無時不在道的玄妙中。
做事之前先關照自己的心,有回歸道中嗎?所做的事是不是也有效法天地來做?心是美好、良善的,就能讓事情往好的、對的的方向來發展。若心迷惑了、多慮了、迷失了,肯定會使事情的發展變複雜,此時就不是在大道上,反而是暗巷小徑中。但往往我們不會發現自己迷失了,因為在迷中所見都是迷。學習效法天地,體會自然運行的奧妙,讓我們的心和所做的事有所依歸,指引我們,檢視自己,從迷中走回正道,知道如何讓自己一步一步成長,走得從容、自在、踏實、有意義。
#您是否也有體悟?歡迎與我們分享,一起共享道德經的浩瀚智慧,滋養我們寶貴的人生,往美好的方向前進,一切都是最好的。若有其他心得或建議,也歡迎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