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楞嚴經》的殊勝。第二、「弘傳的過程很殊勝」。
《楞嚴經》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經典。佛陀滅度以後,弟子們集結成經。
那時候在印度,國王視為國寶藏於國庫,不准流傳他國。
般剌蜜帝大師把它抄寫在白絹布,割開自己手臂,把它藏在手臂裡出境帶來中國。
歷史還記載,中國隋朝天臺 智者大師研究《法華經》創了天臺的三觀,有一位印度僧人跟祂講:「你這個理論跟《楞嚴經》很相似。」可惜智者大師一直沒有機會讀誦《楞嚴經》。
祂就在天臺山蓋了一座拜經臺,天天向西方禮拜拜了十八年,希望《楞嚴經》早日傳來中土,而且能夠翻譯成功。
這樣的高僧拜十八年,拜到圓寂都沒有等到這部經。
後來 般剌蜜帝大師把它傳來中土,到了廣州光孝寺,這裡的住持,還有那時候被貶的宰相 房融,從(般剌蜜帝大師)手臂切開,把白絹夾出來,但是它已經血肉凝結成一團了。
房宰相的女兒建議用人乳泡白絹,使得血跡跟經文分開,才得開始翻譯。
這是非常難得,也非常不可思議的過程。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