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要來講些我在香港的日子裡,住家附近經常打牙祭的餐廳、小店,如果你是荃灣人或是曾在荃灣住過一陣子的人,應該知道我講的是哪些店
不過也很抱歉,當年吃吃喝喝底下往往都忘了把那些菜色拍下來,畢竟那個時候還不是「相機先吃」的年代,美味的餐點還沒上桌,筷子早早就已握在手上就戰鬥位置,跟朋友幾杯啤酒下肚,話匣子一打開,連誰打電話來都接不上了也不一定;再者,有些店家歷經這十幾年或許都不在了,現在回想起來可能都不太準確
所以我這集照片倒不是重點,一起晃過那些被港府號稱都會區的邊郊,踩踩我吃過的店,說不定哪天我又跑回香港,找朋友一起到那邊重溫舊夢也是有可能的
其實這一篇在沒有什麼照片底下,我原本不太想動筆,但是那一段時間,曾吃過的香港美食,以及打開味蕾的新奇滋味,實在值得記錄下來,所以還是動筆吧,有些圖文不符之處,還請見諒囉
會發現這一條美食街,其實是我同事,一起跟我到香港長駐的一位工程師,有次他加班到深夜,三步併二步趕上最後一班地鐵是從尖沙咀發車過來的,到我們公司那邊差不多是十二點不到半,因為搭地鐵到大窩口下車走回來,途中經過之處大多是住宅或是工廠樓,因此他便多搭了一站到尾站荃灣下車,荃灣是地鐵線西側最熱鬧之處,從這邊走一段路可以改搭屯馬線前往新界的老區-天水圍,那邊可是有一堆道地的老香港美食,甚至有24小時的茶餐廳,以及迷人至極的甜點,在香港要吃到濃厚的老港味道,我認為是要到西新界,北有天水圍,南有屯門,記得隔年許鞍華導演推出了《天水圍的日與夜》,看著電影畫面不時就會認出實際走過的街景,因為香港好友家就住在天水圍附近,在2009年春節就策劃了一場小旅行,跑去朋友家借住了幾天,徹底享受當地美食與香港春節氣氛
話說回來三陂坊,同事步出地鐵站,走進眾安街,右轉滑進兆和街,那裏有一間大良甜品,不騙你當時連甜品店都幾乎像是24小時的,現在仍是開到深夜11:30才關門,已是晚上十二點多了,他連忙趁關店前進去吃了碗甜品再回家,此時兆和街已變成川龍街,就像台中街道一般,進化北路走一走變成忠明路,對於我來說早已見怪不怪,來自其他地方的台灣朋友,到了荃灣跟我會合,常常搞不太清楚
原本川龍街一直走就會碰到楊屋道,還記得上一篇我說過楊屋道底那時候一堆工地嗎?在川龍街底靠近楊屋道附近,有一間類似鐵皮屋的小店,名字依稀記得好像是「澳門豬骨煲」之類的,就好像福岡的屋台,你不會講日文,去屋台總是有那麼一點膽怯,沒有餐牌就不知道怎麼點餐,那間「澳門豬骨煲」就像這樣的小店,但每晚總是人潮洶湧,加上位處工地旁,食客自然而然放開吃放開大聲喧嘩,總是引起我們好奇,後來有台灣朋友來,有了更多人壯膽,便一起去挑戰那間店,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怎麼這麼美味!濃厚的豬骨湯,其他配料自己點,就像吃火鍋一樣,只不過那湯頭實在令人難忘,有次跟我元朗的朋友分享,她二話不說便幫我們安排了一趟澳門行,去吃真真正正的澳門豬骨煲,果然滋味更上層樓!
但是那回我同事並沒有往川龍街直直走去,按他的說法那邊晚上十二點多實在太陰暗,店家都關了,一陣漆黑且寂寥,這麼晚實在不想走那邊,而且星期五晚上隔天可以睡到飽到處晃晃都好,而當時的我早就回到住處,躺在沙發上吹著冷氣看美劇
從甜點店離開後遇到第一個十字路口,他便左轉進荃灣街市街,心裡想著會不會遇到大排檔什麼的,畢竟白天這裡可是非常熱鬧,而且街市旁邊就是賽馬公園,很多人來來往往,這裡算是荃灣的鬧區,我們住處附近的楊屋道街市,怎麼看來都只是第二市場罷了
據他說,凌晨快一點的賽馬公園超可怖,那個公園裡頭有幾棟古色古香的翻新老建築,湖啊雕像等等,在深夜昏黃的燈光下樹影搖曳,空無一人感覺就是會有什麼事發生一般,所以他沒往前走到公園,又回到眾安街順勢南下沿路走回家,當時的荃灣城市中心有少少店家開到凌晨,些許有點人氣,現在荃灣城市中心早在十年前翻新並改名為荃灣千色匯,後來一次又回到荃灣來個敘舊之旅,地圖上看不到一查才知道,想繞到以前任是的楊屋道街市,差點認錯方向
走在眾安街的騎樓上,同事老是遇見喝醉酒的人在攔計程車,這可非常引起他的好奇心,因為路上又沒有什麼餐廳開著,怎麼一直都會遇到三三兩兩的人從巷子裡冒出來?
好奇的他左拐進巷子,在幾十公尺外好像人影光影交錯,他朝著光亮處走去...
是的,他發現了三坡坊,這個既神祕又讓我們在許多晚上大啖美食、狂喜閒聊的地方;三坡坊就夾在沙咀道、鹹田街、眾安街中間的四方區域,標標準準的大排檔一條街,到了晚上六七點店家早早便已把桌椅擺放好等待食客過來,隱藏在聖芳濟中學背後,隔著遊樂場,不怕影響太多人,但基本上也守規矩僅營業到凌晨1點
在那裡我們最常去的二家店(店名或許記錯,但就是轉角二家店)一間叫做波記小廚,另一間叫做陳財記,猶記得我們去波記時常些
波記有一道迷人的料理「黑椒牛仔骨煲」,把牛骨炸過後再燉煮,另外炒製紅燒繪料,上桌前把牛骨擺在烤熱的陶鍋裡,最後淋上繪料,那香味四溢,時至今日仍著迷,而大排檔道地的豉椒炒蜆、XO醬西芹炒豬頸肉、魚香肉碎茄子煲、椒鹽鮮魷、蜆介鯪魚球、生滾蟹粥、西蘭花炒蝦球、麻辣口水雞、北菇蒸滑雞、冰鎮咕嚕肉等都是我們常點的桌上菜,最後那一道冰鎮咕嚕肉,更是驚人,咕嚕肉吃起來就是酸甜醬的雞塊,上桌時擺上一堆冰塊,把滋味封住,底部置放鳳梨,別出心裁的製作方式,成為我們每次必點
隔壁的陳財記,聽說現在已經改名為新陳財記,或許是老闆換人了,兩邊的菜色差不多,都是道地的大排檔美味,只是若我們想吃炸蠔、奇味骨、脆皮炸大腸、聖子等海鮮就會換去陳財記,奇味骨聽起來很特別,作法是將排骨裹上麵粉糊下去炸,麵粉糊已經是調過味的,上桌時用美乃滋淋上網格狀,也是一道滋味美妙的料理
這二家店成為我們這群台灣過來長駐香港的過客,在眾多週五或週間晚上聚餐聊天之處,疫情Co-Vid19過後,我出差了一趟,中間趁空去了那邊,波記已歇業,而陳財記雖然招牌沒換,但是滋味已改,一問才知道老闆、廚師都換人了,只剩餐牌留下...
事隔已超過十五年,我們幾個剛跨過三十的年輕人,跟隨著日本老總去了香港,除了一番奮鬥、一堆狗屁倒灶的鳥事,當然,中間也不乏有這些美味相伴,以及台灣好友飛過來與我們一聚,現在想起都覺得有趣,多年過去,中間又有幾次回到香港,有時是生意有時是轉機短待一日、有時是跟三五好友相約,除了逛街重溫舊夢,看看香港變遷,嚐嚐記憶中的美味,只是一件件的消逝一間間關門,之後,我也僅僅只能寫著這些話癆式散文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