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提供比較詳細的絕句格律規則說明,如果麻煩或想節省時間,可以往下跳到【五言絕句四種句式】與【七言絕句四種句式】,那邊是直接整理好的內容。
■絕句有「平起」「仄起」
兩種形式。判斷在於第一句的第二字
,平起即第二字為平聲;仄起則是為仄聲。
■唐朝絕句以押【平聲韻】
為大宗,據統計數量占超過九成。因此以嚴格條件來說的話,唐朝絕句以【押平聲韻】為王道。本篇文章也會以平聲韻為基礎撰寫。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
。押韻的話使用平聲,不押韻為仄聲。
根據上面3點,可以得出:
■「平起」「仄起」
2種形式×■「押平聲韻」
1種形式×■第一句可押韻、不押韻
2種形式,共四種變化形式。
而絕句又分五言與七言絕句
,因此總共有4+4,共八種形式變化。
■第二、四句
一定要押韻
,一韻到底,不能換韻。
■第三句
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
■每句第二、第四、六字平仄需相反
。如「平仄平」「仄平仄」。
■句尾
三字須避免連三平
、連三仄
。稱作「三連平」
或「三連仄」
。這是絕句中的大忌。
■句中
兩仄聲中夾平聲,即「仄平仄」稱作「孤平」
。嚴格格律上應避免。理由在於仄聲是重音,兩重音中夾平音,會破壞詠讀的韻律,上面三連平、三連仄也是同樣道理。
由以上格律得知,國高中時我們學到「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其實並不是很嚴謹的說法
。而是一種考試判讀的通則。
創作上,「二四六分明」是事實沒有錯,但因有「連三平」「連三仄」與「孤平」的限制,嚴格絕句條件上並不能完全用「一三五不論」來概括。
若以上太難理解,我替大家整理了「五言絕句四種句式」與「七言絕句四種句式」,直接套用,這樣就簡單好理解多了。
「●」表平仄自由。紅字表入韻字。
■平起、押平聲韻、第一句不入韻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起、押平聲韻、第一句入韻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仄起、押平聲韻、第一句不入韻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仄起、押平聲韻、第一句入韻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表平仄自由。紅字表入韻字。
■平起、押平聲韻、第一句不入韻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平起、押平聲韻、第一句入韻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
。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仄起、押平聲韻、第一句不入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起、押平聲韻、第一句入韻
●仄●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七言絕句中的第三字通常為自由,但若第二字是平聲,那要注意孤平
的問題。
《中華通韻》比較好懂先說,就是近幾年中國大陸推行的新韻系統,就是以現在中文發音為韻的系統。
而寫絕句,一定要認識《平水韻》
,太困難的歷史省略,只需要知道:「平水韻乃古代音韻學之集大成」
。上古乃至近代,很多時候都是參考平水韻,因此寫絕句的時候,比起現代的《中華通韻》,《平水韻》更加重要。
《平水韻》中有所謂的「平、上、去、入」四聲
,對應現代,就是「平=一、二聲」、「上=三聲」、「去=四聲」
。
而古代「入聲」字經過發展,在現代已經不存在,發音合併到了其他四聲中。所以有時候明明發音是平聲,在平水韻中卻是入聲的仄聲字,這部份很容易混亂,也是國高中考試很常出現的討人厭問題。
最常見的「平聲變入聲」
判斷就是「【所有】ㄅㄉㄍㄐㄓㄗ」
的二聲字
,皆必為「入聲」
。如果看鍵盤,就是到每一行最上方注音的二聲字必為仄聲
。
當然例外還不只這些,不過一開始創作,掌握這一點的話,可以應對八成左右的狀況。
最下面還會分享平水韻的判斷網站,因此音韻上並不需要有太多的擔心。
知道了基礎規則與平水韻後,就可以開始創作了。經過幾百首詩的洗禮後,我自己創出了一套標準流程,提供大家參考。
■捕捉初始字句、畫面
通常會想要寫詩,就是腦袋裡突然想過一句絕美的話,或是腦海浮現一個情景。
這時候不需要去思考什麼句式,先寫下來。
這邊舉一個例子,說到黃昏,就會想到晚霞、夕陽。■根據字句、畫面,延伸畫面
接著將寫下來的內容作延伸,把可能的元素寫多一點下來。
黃昏晚霞、夕陽為例,我想到了日暮西山、剪影、山水,樹林等。■決定情感基調
絕句很大的一個特色就是「以景、物、事代情」
,也就是透過景物、事情、想法、古人古事等元素來抒發詩人心中的感覺。僅僅只有寫景的詩並不能算上乘,因此在此可以思考,剛剛想好的元素要用什麼情感帶入。
例如說,黃昏晚霞,可以帶入的就有傷心、痛苦,難過、寂寞等。要更複雜就是情人離別、想念家人、懷古忘憂等等更具體的情感。■編排句式結構
「起承轉合」
是一個非常好的標準編排方式。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第一句和第二句「起承」點出了時間、地點,第三句「轉」出了「孤帆遠影」的畫面,直到第四句「唯見長江天際流」合時,濤濤江水綿綿不絕的強烈惆悵感猛然襲來。
寫到這裡時,我決定了以樹林、晚霞、孤、浪子天涯為元素,做了以下編排。
第一句、第二句的「起承」:以樹林、晚霞為畫面
第三句「轉」:發生某件事(那時還沒想好)而帶有孤的情感。
第四句「合」:浪子天涯,流眼淚。
■思考韻腳
大致完成了結構後,就可以開始來填字了。如果在前期已經有掌握到韻腳了,那在這個步驟就可以很省心。通常我會用韻腳字典多找幾個字,然後拼命去湊,對,我才能有限,通常到這個階段才開始湊韻腳……
以上面的例子,到這個階段時,完成的架構為下。
第一句、第二句的「起承」:黃昏綠野青林▲,▲▲▲▲▲滿霞。
第三句「轉」:發生某件事而帶有孤的情感。
第四句「合」:▲▲遊子▲天涯。
接下來就重新回到畫面部分,將「轉」的部分仔細思考,看怎麼把樹林、晚霞的畫面帶到遊子天涯。
於是我想到了南飛回家雁的畫面,並用剪影呈現孤單寂寥感。■逐字微調
最後,調整平仄與對丈,並注意是否有入聲字
!,在這個階段就可以好好斟酌每個字是否言簡意賅。
到此,恭喜完成了一首好詩!
我的《遊子》在這階段,也是經過很多次的反覆修改。
黃昏綠野青林碧,濃淡疏柔渲滿
霞。
過雁南歸時已到
,沉浮遊子淚天涯。
黃昏綠野青林碧,濃淡疏柔一點
霞。
過雁南歸孤影剪
,沉浮遊子淚天涯。
「渲滿」對比「一點」,過於強烈且直接,因此我最後是選擇的「一點」;同樣「時已到」跟「孤影剪」相比,也是太直白,因此最終成品為下面的版本。
會了創作流程之後,也是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這時就可以參考一些古人的創作,一方面提升文字敏銳度、也可以順便看有什麼靈感可以借鑑。
我習慣一邊看,一邊分析這些事物。供大家參考。
■寫作背景、時間
■抒發的情感
■句式結構
■畫龍點睛的詩眼(情感最強烈的地方)
■寫事--借事抒情
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寫景--借景抒情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很喜歡在第三句用很誇張的語氣渲染句子達到戲劇性效果。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註:「斜」字在平水韻中屬「六麻」聲,與花、家同韻。
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禹錫的《烏衣巷》與柳宗元《江雪》我都非常非常喜歡。
在最後,分享幾個常用的網站。
「搜韻」網站是我最常用的工具。裏面包含了很多方便的功能。
■平水韻腳字典:可以查該字的相關韻腳,以及用法。
■絕句律詩較驗:寫好的詩可以在這邊做平仄校驗。不過有時候一字多音的字沒有辦法判斷,需要用同音其他字去看才能知道結果。
■對丈詞彙:有時候想到一個很美的詞,偏偏平仄對不上,就可以用對仗字典去找相關可用詞。
「韻腳字典」這個網站會隨機推薦相關韻腳。不過要注意因為是給寫歌人使用的,有時候會出現ㄟㄝ借韻的狀況。需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