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考克

含有「希區考克」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16號一早,我和石姐姐悄悄在班森的房間門口塞了鈔票與卡片後,在正待破曉的天色下出發前往Zagreb公車總站,準備搭乘3個半小時的Flixbus,追尋「希區考克眼中的最美日落」。即使到現在,我的LINE頭貼依然是她替我在Zadar海邊,夕陽與碧海映照下燦爛微笑的照片。
Thumbnail
“暖陽下的亞得里亞海是碧綠色的,強勁的風捲起白色泡沫。我想,那或許就是老城生生不息的活力” 好喜歡這段描述!好棒啊,配合美麗的照片,風景躍然眼前👀✨️
《鳥》作為美國電影學會影史百大驚悚第七,有沒有這麼誇張?這是我本來的想法。實際觀賞完後,覺得不只驚悚、恐懼,本片應該可以說是(另類)災難片的始祖吧!
Thumbnail
5/5
湖對岸唯一的屋子,被木板封住了門窗而不見縫隙,屋內的母女蜷縮著身子,在書櫃角落邊顫抖著,男女主角則站在客廳等待外頭的攻擊停止,突然屋外陷入了一陣平靜。鏡頭由低角度依序特寫拍下四人的面部表情,下一顆鏡頭則將他們排列在同一個景框內,能夠清楚見到他們距離攝影機的位置,觀眾如我竟著迷於這組鏡頭帶來疊加的恐懼
Thumbnail
《鳥》是1963年由希區考克拍攝的著名代表作,被視為動物災難片的開山始祖,它不但突破了以往觀眾對恐怖的想像,更把電影的「鳥」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 第一次欣賞《鳥》的時候,不禁讓我聯想到30年代的《育嬰奇譚》,它們都在刻劃不同於正常社會的戀愛關係,這正是開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當喜愛惡作劇的富
Thumbnail
4/5
付費限定
講到希區考克,大家會如何形容他的作品? 答案應該不出「懸疑」、「恐怖」或「驚悚」等震懾生心理,飽含力道與想像空間的詞彙吧。但若進一步追問:有共同的元素反覆出現其電影之中嗎?可能會有人答道:麥高芬、金髮女郎、中產階級的生活樣態或對男同志的暗示等目前主流最常談論的議題,進而引出作者論、女性主義和甚至現
Thumbnail
《當殺手戀愛時》的導演是愛在三部曲的李察.林克雷特,再加上主角既是哲學教授,又是臥底殺手,完全是我偏愛的題材。本來是衝著題材去看的,對於電影深度並沒有太大期待,結果中了大獎:導演不只是端出了有趣的食材,還把這些食材料理得相當出色。這部電影表面上是愛情喜劇,探討的其實是自我的問題。
Thumbnail
5/5當殺手戀愛時
重新審視影史經典《驚魂記》(1960),筆者再次為希區考克精心雕琢的驚悚世界感到目眩神搖,也感嘆那橫亙於光影長河中,最為原始的影像魔力。煙霧瀰漫的偏僻汽車旅館,佇立山坡頂端的古老陰森宅邸,捲款後的畏罪潛逃,死狀淒慘的謀殺案,荒棄的淤泥下堆積著逃亡者的恐懼與不安,以及藏於伊底帕斯內心最污穢的祕密。
Thumbnail
《色,戒》這部電影的觀眾和評論家都傾向矚目片中的3場床戲,本文則談愛國學生鋤奸隊在香港密謀行刺“易先生”不成,卻沒預謀地殺死了他的曹副官。這一段為張愛玲原著所無,也為電影觀眾遺忘,乃李安模仿希區考克的《衝破鐵幕》中的一段笨拙的殺人場景,加深了這群學生當不了諜報戰的“冷血殺手”的印象。
Thumbnail
星期五晚上,位於大學校園西南角學生活動中心大禮堂門口人聲嘈雜,一群大學生排隊準備入場看電影。 那年我在美國留學,窮學生週末沒有什麼娛樂,校園免費電影自然不會放棄,晚餐之後乖乖排隊和同學們一起看電影。 當天活動是希區考克導演經典電影回顧展第一部電影《Psycho》,門口排隊人潮擁擠,看樣子很多人都是希
Thumbnail
也許如果你更早點看希區考克的電影,你也可成為另一個李安呢。這文寫得真好,完全撩起讀者對希區考克的興趣。喜歡電影的人,不認識希區考克多可惜。就像喜歡舞台劇,沒看過莎士比亞一樣。但對我而言,自從年幼時,看"鳥"片後,至今天看到黑烏鴉,還感顫慄。希區考克嚇走了我一輩子對驚悚電影的胃口。😭
付費限定
那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頑強地活了下來,頑強地止殤,頑強地相信未來。一個孩子,正是我們的主角,常被父母帶去機場看飛機起降,在離開和抵達之間,直指的卻是那些別無選擇而被留下的人們,一如他,一如你,一如我。我們透過他的雙眼仰望,在全然的旁白中得知,那次他遇見了一個他將始終銘記的女人,並目睹了一個男人
Thumbnail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