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

含有「抗日」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乙未戰爭是1895年臺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事件。這場衝突發生於清朝割讓臺灣後,臺灣民主國成立,展開了持續的抵抗運動,最終日本控制臺灣。文章詳述了戰爭的起因、經過以及後續抗日行動,並探討了該事件對臺灣歷史的影響。
Thumbnail
還記得開啟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正是對斐迪南大公夫婦的刺殺。暗殺成了表達政治意見最激烈的手段之一,然而也源於政治情勢的複雜,不少暗殺事件均疑霧重重,令人不禁揣想官方公布的,是否就是最終的真相? 像這次的故事,日本政府以「台中不敬事件」強調被刺殺的皇族;韓方則說「義士舉事」,標舉趙明河赤誠的愛國之心⋯⋯
Thumbnail
這首詩是以「細柳營典故」,來預言「西安事變」、「宋美齡救夫」。
Thumbnail
故事以抗日戰爭結束、1945年後的上海為背景。即將破產的陸子野為解決自身危機,預備拍攝以三老被殺案為題材的高票房電影。他連蒙帶騙,請來了五位電影人在三老被殺案現場展開討論。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天氣宜人、四季如春,這是念安的故鄉—昆明的夏天,素來有”春城”的美名,若是豔陽高照、氣溫攀昇,也可能隨時迎來一場暴雨,替你降降溫、舒舒氣,雖是詭譎多變的性格,但只要你摸清了她的脾氣,自然也是要慢慢喜歡上她的。相較於”春城”宜人的夏日,南京的夏天就總讓念安他們這群來自昆明的大男孩吃不消了,一開始還是挺
瓜田裡的西瓜植株隨地匍伏而生,在這個夏天裡就他不怕熱,又大又圓,靜靜地躺在王老先生送來的果籃當中。王老先生前些日子因為修葺家中的屋頂,不慎跌落下來受了傷,送到北城送診所,經過懷萱的細細診療,再加上她自六叔家藥舖當學徒時習來的中藥知識,讓王老先生除了得到西醫的外部治療,也能用些中藥的配方來調理身子,
巷口的柳樹蒼翠的綠葉在微風中搖曳,吹拂而來的,卻是悶熱的熱氣,院子池塘裡的魚兒也躲進荷葉下乘涼,但那池塘裡的水熱的發燙,懷萱擔心牠們會被熱水煮熟,所以將牠們移居到一盆小小的魚缸裡,等夏天過了,再將牠們放回牠那諾大的家園。記得懷萱很小的時候,在夏天裡,最喜歡打著赤膊與同齡的玩伴一同到郊外去粘粘知了,
1937年7月,炙熱難耐,天氣已經酷熱好幾天了,南京的夏天總是不好受。幾天前,在宛平縣有一名日本士兵失蹤了,日本軍隊藉故引發了一些攻擊。不知道這是不是日本宣戰的藉口呢?而南京這邊還是這樣的寧靜,靜的有些悶,悶的有些慌,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太熱的緣故。 偶爾還能聽到天空中,戰機劃過天際的聲音,那聲
南京,那個我曾經在夢中踏尋好幾次的地方… 2013.尋 1937.戀… 南京!南京!攸攸 十年、二十年… 我心之所繫的地方! 一個在南京實習的女醫生,從小父母雙亡,寄住在叔叔家,又得不到六叔母的疼愛。一個在昆明長大的富家子,卻在後媽的虛情假意下長大,在家中得不到認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