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8:史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回顧1970年代的詮釋,可以輕易看見台灣文學都得是抗日、民族,比如楊逵,就算楊逵曾經因為〈和平宣言〉被關押綠島,但靠著〈春光關不住〉/〈壓不扁的玫瑰〉中的「反日」意識,楊逵甚至成為連橫之外,首批進入國文課本的台灣作家。


鍾理和亦是如此──儘管鍾理和曾在滿州國任職,儘管整個台灣都曾在日本統治之下。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史觀」建構了台灣自日治以來的寫實傳統,而這寫實傳統的背後其實是受到國家時局影響的民族和抗日產物,這樣的史觀甚至影響到現在,寫了〈一桿秤仔〉的賴和仍然是抗日的代表。


但仔細回頭閱讀這些作品和作家時,會發現他們的左翼反抗精神,格局其實更大,他們關注被壓迫的農人、被欺壓的階級,他們的視野超越民族,就像賴和在〈補大人〉中描寫,欺壓台灣人的常常是台灣人自己。

寫寡讀書筆記/寫一些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提到台灣文學研究史,自然得提到葉石濤及其《台灣文學史綱》。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免費景點 #文武雙全人才 #八二三炮戰 一、 俞大維先生教育館簡介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對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當時較為新穎且正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策略。國軍為緬懷俞大維先生一生奉獻國家、鞠躬盡瘁、德業豐功,足為後人景仰,故建館於金門榕園旁以隱喻其高風勁節。 二、文章目錄 (一)
Thumbnail
在中國逐漸成長的軍事實力下,始終宣稱台灣就是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在烏克蘭所發生的衝突,刺激了台灣人民對於強制國防提升辯論的重視。
Thumbnail
現今「桃園市」所涵蓋的區域,日治時代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無論是新文學作家、傳統詩文創作者(包括日本人),還是固守自身文學傳統的原住民都有。戰後,活躍於台灣文壇的作家鍾肇政、林鍾隆、杜潘芳格等人,也在日治時代出生、成長,然後在成長過程慢慢累積自身的文學知識,學習寫作,為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基礎。
Thumbnail
「桃園有文學?」 「有的。」 早在漢人來到桃園開墾之前,居住在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就已用語言創作祭歌、神話、俗語、民間故事等作品,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之後,文學在桃園逐漸發展,並且漸趨多元……本文旨在簡介日治時期之前桃園地區的文學發展。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免費景點 #文武雙全人才 #八二三炮戰 一、 俞大維先生教育館簡介 俞大維先生曾任兵工署長、交通部長、國防部長,對國防戰役提供許多當時較為新穎且正確極具影響力的政治策略。國軍為緬懷俞大維先生一生奉獻國家、鞠躬盡瘁、德業豐功,足為後人景仰,故建館於金門榕園旁以隱喻其高風勁節。 二、文章目錄 (一)
Thumbnail
在中國逐漸成長的軍事實力下,始終宣稱台灣就是其所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在烏克蘭所發生的衝突,刺激了台灣人民對於強制國防提升辯論的重視。
Thumbnail
現今「桃園市」所涵蓋的區域,日治時代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無論是新文學作家、傳統詩文創作者(包括日本人),還是固守自身文學傳統的原住民都有。戰後,活躍於台灣文壇的作家鍾肇政、林鍾隆、杜潘芳格等人,也在日治時代出生、成長,然後在成長過程慢慢累積自身的文學知識,學習寫作,為日後的文學創作奠定基礎。
Thumbnail
「桃園有文學?」 「有的。」 早在漢人來到桃園開墾之前,居住在桃園地區的原住民族,就已用語言創作祭歌、神話、俗語、民間故事等作品,並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之後,文學在桃園逐漸發展,並且漸趨多元……本文旨在簡介日治時期之前桃園地區的文學發展。
Thumbnail
介紹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書,作者通常著重客家先民自中原移居閩粵的遷徙經過、來台以後的開拓史,以及與其他族群發生衝突的重大事件。湯錦台這本《千年客家》讓我有耳目一新之感……
Thumbnail
台北市政府又湮滅了一個歷史證據...... 珍稀日治糧倉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了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穀倉被拆 北市文化局:不具文資價值
Thumbnail
自臺灣文學學科建置以來,到今日,已然累積許多研究成果,既拓寬了視野,也加深了我們對文學、對臺灣的認識。然而,在知識專業化的趨勢之下,臺灣文學學科無可避免地和其他所有學科一樣,都面臨到學院與一般社會大眾之間的隔閡,或者說「時差」:學院認知走在很前端,但一般社會大眾普遍的認知卻可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
在「方格子」寫作平台上,有幾篇文章與台灣文創產業有關,有理性的檢討批判,也有感性的敘述。以下,我列出作者及文章的名稱,大家可以使用關鍵字搜詢功能,自行點閱。
Thumbnail
●201707自然的呼喚小旅行3(終篇)-屏東 來義鄉【新來義部落】妳彎弄月桃玫瑰的雙手,是無需手文的驕傲,我2天1夜的體驗完美於太陽之子的熱情 (新來義部落產銷中心 原住民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