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發佈於西班牙

廣場出版的新書《世界史上的中亞》用了這張十四世紀的世界地圖《加泰隆尼亞地圖集》當封面靈感,我認為挺有慧眼的。


這幅地圖背後,其實頗有些先前介紹的主題:「伊斯蘭時代的伊比利半島:安達盧斯」的要素。


製圖師是Abraham Cresques,他是出生在巴里阿利群島(加泰隆尼亞外海)的猶太人。


從伊比利半島受伊斯蘭統治以來,這塊地理區域就有豐富的「基督、猶太、伊斯蘭」三教知識社群交會的現象。


部分拜該地伊斯蘭政權相對比較寬容猶太人所賜,中世紀伊比利半島的猶太社群也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大。乃有該地的「中世紀猶太文藝復興」之說。


而巴里阿利群島,則又有一個特色:當基督教王國往南奪回穆斯林領土時,這個較晚被征服的群島,往往成為猶太、穆斯林難民的匯集所。


因而,就在這個地方,誕生出一個可以繪製歐亞非的猶太製圖師,實在是相當合理的事情。


令人遺憾的是,這名製圖師生存的時代:十四世紀,已經差不多來到伊比利半島迫害猶太人漸強的時代了。


半島後來惡名昭彰的純血主義「Limpieza de Sangre」也將在下個世紀冒出苗頭。


從歐亞大陸來看,這張地圖讓人想像一個由蒙古帝國連結在一起、已經逝去的歐亞世界。


而從安達盧斯的角度看,則彷彿是過往知識傳統即將凋零前的盛開花朵。


當然,到1492年,最後一個伊斯蘭政權格拉納達才被消滅。


安達盧斯的歷史,也不總是十分美好。


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代,逐漸退下歷史舞台的表徵。

跳鼠飛行日記-avatar-img
跳鼠飛行日記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