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問題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甚至是隨時在發生。
記得新聞報導過「工人遭機器斷指」之類的新聞吧?工人的工作環境有甚麼樣的狀況?
遊民的日常又是怎麼度過?
《做工的人》
作者:林立青
出版社:寶瓶
《做工的人》在2017年出版,掀起一波熱潮,到2018年甚至出到第40刷,暢銷超過5萬本。本書也被改編成電視劇,預計於2020年播出。
作者林立青是監工,他用散文來記錄身邊的故事,寫工人們、寫外籍勞工、寫小吃部姊妹…寫下他們的習慣、生活態度,字句間更多的是無奈。他的信念是把這些人的生活寫出來,讓大家能夠理解。
比如,長期做粗重的工作以及工作環境因素,許多師傅會有關節炎、皮膚問題等等一身病痛,工人之間流傳著「藥物配方」。有時候疼痛非常嚴重,所以工人上工前會喝藥酒止痛,但喝酒後上工可能又會有安全問題。很多時候他們的處境被忽略,又被社會貼上標籤。
《如此人生》
作者:林立青
出版社:寶瓶
《如此人生》與上一本《做工的人》相似地,除了工人外,也為更邊緣化的人發聲,例如移工、八大女孩、酒促小姐、賭癮、毒癮…。
外籍移工可能面對的是暴力、性騷擾、性侵,但卻難以舉證:仲介不一定會幫忙,甚至可能要求息事寧人、面對警察語言不通……。
再說工人老林,年輕時為了止痛,開始使用安非他命。吸毒、被警察抓以後變難找工作,在社工協助下,五年前他開始配合醫生戒毒,喝醫生開的美沙酮止痛等。作者寫道,我們認為警察取締有效,但其實最有效的方式是接受醫師治療。
好多好多社會問題,都等待著解決。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
作者:李佳庭
出版社:寶瓶
一個社工在第一線的所見所聞。
大眾對遊民多有誤解,可能認為遊民就是不工作、懶惰,但其實不然。其實有七成遊民有工作,多是不穩定的臨時工(或許是因為身體或技術原因,無法勝任工人的工作);他們有可能遭遇到意外,才導致找不到生存的意義等。
「社會安全網」的概念很重要,每個人其實都有可能遭逢意外,如果社會安全網變得更完善,也是對我們每個人多了保障。(社會安全網看
這裡)
作者也省思對待個案的態度,以及體制的問題等。社工的人力吃緊,他們只能顧到個案基本生理需求,可是更重要的是心理支持、找到目標、與社會連結等,這些才有助於個案回到社會,但人力、經費都不允許。
書本內容很真實,作者也會覺得煩、疲倦,但傳遞出的更多是熱血與溫柔,期盼個案能翻身、期盼社會安全網更完善。
迷你書單預定每三個月更新一次,時間於2/1、5/1、8/1、11/1
追蹤我可以收到通知~
購書連結
《做工的人》林立青。寶瓶
《如此人生》林立青。寶瓶
《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李佳庭。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