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好的腦死計劃
方格精選

黃軒醫師說:好的腦死計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在疫情的流行下,最近有一個腦死的共識報導叫 世界腦死計劃,

The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 8月3日,呈現在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發表。

此計劃累計了許多世界級腦死專家,包括急重症醫師,神經內外科醫師⋯⋯等,寫下世界目前對腦死的共識,共有17個,不同的附件,講述對於腦死不同的專業聲音。

也許對於腦死,已經進行幾十年了,有什麼新的?

其實不是什麼新的,這個計劃專家學者提醒,判定腦死一定要尊循法規和標準作業程序,而不是由一個醫生,就可以判腦死了

一直到了現在,醫生👨‍⚕️們仍然判錯腦死的案例。一個出現在南非,一個出現在美國紐澤西州。這些誤判,都會有【一個共同點】:沒有專業團隊一起判決死亡,而是任由個人去決定,此人是否已經腦死!而「此人」,又不會嚴審他自己的臨床檢查,都是導到誤判腦死的最大主因


「好的腦死」判斷

raw-image

一個「好的腦死」判斷

在此計劃書,開宗明義指出,一定要符合以下三大項:


1.病史詢問

在進行臨床檢查之前,醫生應該核實詢問【病史】。沒錯!病史,是醫生的基本訓練。眼前的這一個人,是否有遭受過神經損傷(內,外傷)或任何可能導致腦死亡的疾病?這都得靠病史的掌握。

2.排除可逆/干擾因子

接下來,臨床醫生應該尋找其他任何可以類似腦死亡的狀況!實際上是在尋找和確認,這個時候,還有沒有什麼條件,有【可逆的】機會。 同時移除【干擾因子】,例如:重症病患使用【低溫治療】,是可以使大腦功能暫時消失的。 還有某些【藥物】,【酒精】和其他新陳代謝【毒素】也可以產生類似腦死狀態。

3.完整的臨床檢查

確定腦死亡的最低要求就是要有【完整的臨床檢查】。

完整的臨床檢查( Clinical Testing )

腦死,完整的臨床檢查應包括了,共8項,缺一不可:

(1)外部刺激(包括有害的視覺,聽覺和触覺刺激)仍然沒喚醒或覺察的感覺;

(2)瞳孔固定在中等大小或擴張的位置,對光不反應;

(3)沒有角膜,眼小腦和眼前庭反射;

(4)對刺激,沒有面部表情的運動;

(5)沒咽喉刺激反射;

(6)沒有咳嗽反射;

(7)四肢刺激沒有大腦的運動反應;

(8)當呼吸暫停測試目標達到pH <7.30和Paco2≥60mm Hg時,仍未觀察到有自發呼吸。


如果無法完成以上臨床檢查,病人仍表現出深度昏迷,腦幹反射減弱和呼吸暫停,可以考慮通過腦部【血流研究】或【電生理檢查】進行來輔助檢查。

成人和小朋友的腦死

raw-image

確定成人的腦死亡應包括一次神經系統檢查; 但是指南建議,【小朋友應接受兩次】。(Identifying brain death in adults should include a single neurological exam; children should receive two )

專家指出“小朋友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事物中恢復起來,這和成年人則有所不同。” “我們再次請不同的醫生團隊,再次做完整檢查,是要真正確保,小朋友他們的腦袋是真正遭受了毀滅性傷害。”

任何接受【葉克膜】和接受【低體溫治療】過的人,都當慬慎評估,避免誤判死亡。

好的腦死判定,是要遵循法規和文化

raw-image

當地的【宗教】,【社會】和【文化】觀點都需要特別考慮在腦死判定,除了當地的【法律】要求,也得依當地的【資源】可用性。

因為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個【地區】,也有不同的【醫院】,在判斷腦死亡方面都有自己的規則。 其他各個【國家】的做法也不同,故宜遵從當地的腦死的共識去執行,才是好的腦死判定。

來源:

The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 : Determination of Brain Death/Death by Neurologic Criteria (doi:10.1001/jama.2020.11586)

https://jamanetwork.com/learning/video-player/18529668

https://www.sciencealert.com/man-declared-dead-3-doctors-wakes-up-morgue-hours-before-autopsy-prisoner-

catalepsyhttps://www.sciencealert.com/woman-declared-dead-put-in-morgue-freezer-but-someone-noticed-her-breathing-south-africa-gauteng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什麼是末期者的煩燥💢? 煩燥💢,是一個描述焦慮,躁動和偶爾什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的術語。末期患者的煩燥💢,是指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發生的煩燥不安,緊張氣氛的情況。 末期煩燥💢,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名字。可以稱為 : [末期躁動],[末期憤怒]、[末期困惑] 或[末期譫妄],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分屍案了,近日台灣高雄市的愛河,發現了分屍且又放了20kg啞鈴,這種的分屍犯罪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不外乎,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  “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 其動機 : 就是幫助隱藏或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在一般民眾,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在心跳停止的患者,可以增加到10-23%發生率。 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 平常我們的大腦🧠,幾乎所有腦葉是同步處理,所有輸入大腦內的資訊連結,例如意識、記憶、感知和分辨的處理。但是在危險⚠️情況下,大腦神經就一時得不到相互合作的作用。 嚴大壓力下的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什麼是末期者的煩燥💢? 煩燥💢,是一個描述焦慮,躁動和偶爾什至會出現攻擊性行為的術語。末期患者的煩燥💢,是指在生命的最後幾天,發生的煩燥不安,緊張氣氛的情況。 末期煩燥💢,其實有很多類似的名字。可以稱為 : [末期躁動],[末期憤怒]、[末期困惑] 或[末期譫妄],這些術語都有不同的含義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台灣已經好久沒有分屍案了,近日台灣高雄市的愛河,發現了分屍且又放了20kg啞鈴,這種的分屍犯罪動機,早已有學者研究發表過,這是殘酷,又怪的犯罪行為...不外乎,依其犯罪行為模式,歸納成五大特性  :  “防禦性”(Defensive) 這是分屍者,常見的犯罪行為模式。 其動機 : 就是幫助隱藏或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在一般民眾,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在心跳停止的患者,可以增加到10-23%發生率。 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 平常我們的大腦🧠,幾乎所有腦葉是同步處理,所有輸入大腦內的資訊連結,例如意識、記憶、感知和分辨的處理。但是在危險⚠️情況下,大腦神經就一時得不到相互合作的作用。 嚴大壓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