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罷免行動彰顯公民參與力量,雖未成功但促進民主深化。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眾黨的「以罷制罷」策略失敗,導致近百人被收押。台中34人認罪事件顯示系統性違法行為,可能影響政黨合法性,值得調查其是否已踩到政黨解散紅線。
罷免行動的積極意義,而中國國民黨卻對這樣的公民意識進行嘲笑
罷免是一種民主權利,民眾透過積極行使罷免權,要求不適任的立委下台,展現公民參與的力量。罷免團體以31:0的成績進入第三階段,雖未成功罷免,但這場行動並非全然失敗,而是進攻未果的結果。這樣的過程彰顯了民眾對政治人物的監督決心,推動民主深化。即使未達最終目標,罷免行動的積極性與影響力不容忽視,喚醒更多公民意識,促使未來政治人物更加謹慎負責。
藍白合作的以罷制罷策略不僅失敗,中國黨正付出極高代價

中國國民黨聯手台灣民眾黨發起罷免以罷制罷,成功針對南投議員陳玉鈴進入第三階段,但最終未能成功。除了進攻失利,中國黨更因違法抄寫名冊,導致全台近百人被收押,付出沉重代價。這樣的策略不僅未達成政治目標,還因違法行為引發司法追究,損害政黨形象。罷免行動本應是民主的正當手段,但中國黨的違法操作卻讓其陷入道德與法律的雙重危機,得不償失。
中國國民黨黨工台中集體認罪事件恐怕踩到政黨解散的紅線
台中34人認罪,並一致指稱受中國黨黨中央指示,顯示這是有組織的違法行為。這樣的行動不僅破壞罷免機制的公平性,更衝擊台灣民主選舉的根基。中國黨此舉是否已踩到解散政黨的紅線,值得行政單位深入調查。當一個政黨系統性地違反法律,試圖操縱民主程序,其合法性與存續性應受到嚴格檢視。此事件暴露的問題,可能引發對政黨運作與民主價值更廣泛的反思與討論。
南爸講の政治觀點
- 有些人認為大罷免是失敗的,但真正失敗的應是中國黨,他們僅發起一案罷免,且百位黨工因抄名冊案涉嫌重大違法而遭收押,甚至有人認罪,顯示存在系統性犯罪風險。
- 每次民主運動若能引發更多人關注社會時事,便是有意義的行動。這次公民發起的多選區罷免,激發了百萬以上選民展現罷免意志,更促使葉霸老師、張峻議長、童子賢董事長、鷹爸等非綠營支持者站出來參與。
- 中國國民黨的黨工恐怕難以想像自己的政黨會要求他們做出違法行為,如今黨中央卻安排律師以「自作聰明」的說法為黨脫罪,將責任推給個別黨工,令人不勝唏噓。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