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漫談】823罷免有多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近年來,台灣政治進入高度對立與動員化的狀態,「罷免」成為政黨攻防的新武器。尤其在2024大選結束後,民進黨在立法院失去過半席次,基層陸續出現針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倡議。距今不遠的823,就是其中一場被高度關注的罷免行動。

然而,從實際操作與數字面來看,罷免真的有這麼容易嗎?本文將從七位目前面臨罷免壓力的藍營立委出發,探討罷免成功的難度與政治現實。


一、罷免門檻與實際困難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立委罷免案的「第二階段投票」須達以下條件才能過關:

  1. 有效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
  2. 同意票數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

以此標準來看,不僅需要超過半數選民支持罷免,更需動員大量群眾實際出門投票。回顧2025年7月26日花蓮傅崐萁的罷免案,即使同意票已達4.8萬張,最終仍因不同意票高達6.5萬票,導致罷免失敗。這反映出一個現實:罷免,不只是催同意票,更是必須壓低反對動員。


二、數據解析:紅字代表的是「還需要增加的選票」

從表格可見,以下為幾位關鍵藍營立委,在2024年當選得票數與民進黨對手的得票差距:

立委當選得票數民進黨票數紅字差距(須增票數,才平手)詳上表,乍看之下,游顥的罷免似乎最有可能,因為僅需補上3,461張選票,就能達成與當選票數持平的條件;但即便如此,要讓3,500人願意出門「冒著壓力」投下罷免同意票,依舊非常困難,更別說要達四分之一投票率門檻與「同意大於不同意」的雙門檻制。

而如羅明才、林思銘這類票差超過4萬甚至接近5萬的案例,幾乎等於要重打一場立委選舉,而且是在更難動員的「單一議題」罷免戰中進行。


三、罷免動能來自哪裡?

罷免案成功的關鍵,往往來自以下幾點:

  1. 強烈民怨或醜聞事件。(如過去黃國昌、韓國瑜遭罷免事件中,皆有明確爭議焦點。)
  2. 選區結構較為接近五五波。(如顏寬恒、游顥所在選區。)
  3. 民間團體與政黨動員。 這不僅是民間自主,更需要政黨強力組織、資源與媒體配合。

目前民進黨是否全面動員支持罷免,仍在觀望階段。若全力投入,可能對藍營造成壓力,但也會帶來反效果,激化藍營的防衛性投票與地方組織的反動員。


四、未來展望:罷免會變成「常態政治」嗎?

若罷免風潮成為政黨日常對抗工具,將產生以下後果:

  1. 選後民意無法穩定延續,政治充滿對抗。
  2. 選民疲乏與厭倦,投票率下降,對民主信心減弱。
  3. 基層選區惡性循環,資源投入選戰多,治理力不足。

而且,在沒有重大爭議情境下,「只因政黨不同」而發起罷免,很可能會讓罷免失去其原始意義──糾正選民誤判、清除失職者,反而變成另一場耗費社會成本的政黨動員戰。


結論:難,還是值不值得?

823罷免是否會成功?從數據上看,極難。從政治現實分析,也需付出高昂代價。然而,罷免本身即是民主機制之一,它讓人民在「選後」還能發聲,只是這樣的聲音是否代表多數,是否能經得起投票檢驗,那才是真正的考驗。

罷免,是權利,也是責任。若只為情緒宣洩、政黨報復,最終受傷的,是制度本身,也是對民主信仰的侵蝕。政治應該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22會員
4.8K內容數
這裡就是一個小報社,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歡迎閱讀。。。謝謝。。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現實的數字比較,傅崐萁的總召人設仇恨直是很高的,2024年得票率53.79%,而羅明才的立委人設仇恨值較傅崐萁是低的,而2024年得票率是59.38%,所以想罷免過關,基本不可能。當前台灣政治熱點之一,就是「罷免」是否可行,是否真的能對特定政治人物構成壓力。726花蓮傅崐萁罷免案的結果已塵埃落定
Thumbnail
2025/08/05
現實的數字比較,傅崐萁的總召人設仇恨直是很高的,2024年得票率53.79%,而羅明才的立委人設仇恨值較傅崐萁是低的,而2024年得票率是59.38%,所以想罷免過關,基本不可能。當前台灣政治熱點之一,就是「罷免」是否可行,是否真的能對特定政治人物構成壓力。726花蓮傅崐萁罷免案的結果已塵埃落定
Thumbnail
2025/08/03
2025年的台灣,面臨雙重壓力:內部的政治對抗與外部的經濟挑戰正交錯襲來,一是以「大罷免」為名的政治鬥爭,二是來自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表面看似無關的兩件事,其實有一條深層連結:在全球秩序轉變與民主體制被考驗的時刻,台灣必須更清醒地思考何去何從。一、罷免政治的陷阱:對抗為名,實則
Thumbnail
2025/08/03
2025年的台灣,面臨雙重壓力:內部的政治對抗與外部的經濟挑戰正交錯襲來,一是以「大罷免」為名的政治鬥爭,二是來自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所帶來的不確定風險。表面看似無關的兩件事,其實有一條深層連結:在全球秩序轉變與民主體制被考驗的時刻,台灣必須更清醒地思考何去何從。一、罷免政治的陷阱:對抗為名,實則
Thumbnail
2025/07/30
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免案,最終以「大失敗」告終,無論對於發起者、被罷免者,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當罷免的喧囂歸於平靜,結果已然底定,正是我們停下腳步,進行深層次反思的時刻。這不僅是對單一事件的檢視,更是對台灣民主體制、政黨生態、公民力量以及媒體角色的全面審視,尤其是在民意未竟其功之後。
Thumbnail
2025/07/30
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免案,最終以「大失敗」告終,無論對於發起者、被罷免者,乃至於整個台灣社會,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當罷免的喧囂歸於平靜,結果已然底定,正是我們停下腳步,進行深層次反思的時刻。這不僅是對單一事件的檢視,更是對台灣民主體制、政黨生態、公民力量以及媒體角色的全面審視,尤其是在民意未竟其功之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改革是近年來政治的重要議題之一。希望透過改善立法效率、降低政治角力、提升民意代表素質、強化監督力量、建立透明公開機制和公司化治理等方面,讓立法院能夠更有效地履行其職能。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實在很不想碰政治相關,每次寫完心情都很爛,就像看政治新聞那麼爛,但這次忍不住還是想表達一下個人立場,即使只能對一、兩個人產生影響,我也心滿意足了。 先說結論,我反對這次的國會改革!理由很單純,無關黑箱、無關藍綠,就是台灣的立法委員根本不夠格擁有那樣的權力!本文告訴你為何會這麼說...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