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台灣文學體制化,以1997年真理大學和2000年成功大學分別為即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高教系統設置台灣文學相關系所為開端。在此之前,能以台灣文學為研究的學者如前所述,多在清大中文。
除了許俊雅。
許俊雅師大國文博士,1992年時以〈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畢業。在當時師大國文可以說是中國文學重鎮,在21世紀以前,「中華民國」的中國文學相關系所其實要背負重要的政治責任,必須穩固「民族」傳統和文化,所以必須如薛西佛斯一樣,不管願意與否、意識與否,都得不斷地推動刻有中國文學傳統大字的石輪。
因此,儘管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後以民族的、地方的文學進入中國文學的視野,文壇也產生如鄉土文學論戰、邊疆文學論戰的激烈辯論,甚至於1987年時葉石濤已出版了《台灣文學史綱》,但台灣文學仍然未能成為「主流,仍然未能在以中國文學為主的學界成為可研究的對象,「台灣文學」的全稱仍然是「台灣有文學嗎」?
在這種情況下,許俊雅可以說是第一位在體制內,以台灣文學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並且於畢業後在師大國文任教、開設台灣文學相關課程(日治時期小說)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