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檢署

含有「地檢署」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處事與辦案(故事裡的警察人員名字都是杜撰的) 警察辦案除了須具備相當的法律素養外,還要仰賴偵查技術的協助與多方的精密思維再加上科技的輔助才會把案子辦得完整。 洪向欣遇到很多的辦案高手,也碰過「半桶水」的人,真正在基層接觸案件的人,如果他具有相當的文、法學素養,他辦案的結構會非常敏銳且兼顧多方面相
Thumbnail
如果這種題目放在司律一試,一定會產生爭議,至少選擇D的同學應該拿得到分數。 在國中會考,我會傾向也從寬認定,
Thumbnail
遭詐騙後,提告前須掌握對方資料。報案後等待檢察官起訴書,即可透過法院刑事審理程序提起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快速有效追回損失。
Thumbnail
本文探討柯文哲在面臨檢調約談過程中的命理分析,從奇門遁甲盤中解讀其未來可能的走向和潛在困境,並分析事件宮位與共犯關係的影響。本篇文章將幫助讀者理解柯文哲面臨的法律挑戰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法院或地檢署的開庭通知標明日期和時間,但通常不會準時開庭,除非是第一件。這是因為案件安排動態變化,無法預料當事人陳述和證據,且基於尊重不會打斷發言。在現今社會氛圍下,遲到開庭成為必然結果。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8/08
當然不會準時,開庭除了當天第一場外,其他的時間都會因為上一場可能時間延多久了,而往後順延,也有可能提前,但可能性不大。
Yang Sir楊助理-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9
普普文創 對啊,除非是排在第一庭,不然很難準時的。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端,有些可能是小型的私人糾紛,有些則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刑事案件。然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許多人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中。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報警或提起訴訟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以臺北地檢署起訴新竹市長高虹安及其辦公室助理為例,解析貪汙治罪條例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之規定,著重於條例第5條第1項第2款的說明。文章對於減刑事由、大水庫理論以及特別說明法條的重要性等內容進行了詳細分析。
Thumbnail
輪椅阿伯咬警察致成妨害公務,經了解知道他因為中禍受重傷後無法行走,希望自己找到肇事者。
Thumbnail
公然侮辱案件想要告贏需在背後多下功夫。確定是私下罵還是在有其他人的場合罵(只有後者才有機會告成)。提告前要確認證據充足並準備周全。
Thumbnail
受詐騙的金額多寡不一,不少大學生因社會涉世未深而誤入詐騙陷阱。一旦被騙,要拿回錢可能需要經過警局、地檢署、法院等多個程序。對於報案者而言,需詳審是否值得追究,並考慮律師費用是否合理。
Thumbnail
麥鴻文-avatar-img
2024/03/21
原則上遇到被詐騙個案,都先一律建議【報警】報警後再去衡量是否找律師的價值畢竟詐騙之島與濫訴之國的稱號是非常實在的不是不保證訴訟成功率或是索回損失的數額而是實在的沒辦法掌握其中證據完善也不代表拿的到錢勝訴判決也不代表錢到手了還是建議廣大被詐騙的民眾不要飢不擇食不要心存貪念期被詐騙機率就會降低被詐騙的訴訟與結果不是絕對的,如果有人說你可以百分百拿回不是運氣就是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