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學

含有「共學」共 9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孩子沉迷手機?別只會禁止!Vivian老師從自身經驗及案例分享,指出孩子手機成癮的真正原因,並提出透過「多巴胺戒斷」方法,引導孩子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快樂,培養內在動機。從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出發,強調「真實參與」的重要性,並建議家長創造安全、有選擇、尊重節奏的環境,陪伴孩子一起重啟快樂開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重點不在於禁止手機,而在於降低刺激、重建生活節奏,讓孩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從而獲得真正的滿足感與掌控感。文章提出了三大原則:用低刺激高參與的活動替代手機快感、改變溝通方式從命令轉為共同設計,以及陪伴孩子重新體驗緩慢的快樂。
Thumbnail
aqsaawan-avatar-img
1 天前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1969-call-girls-in-bahria-town-03272111153-contact-us-for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1993-call-girls-in-gulshan-e-johar-03292178555-contact-us-for-booking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003-call-girls-in-korangi-town-03064664949-contact-us-for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009-call-girls-in-beach-luxury-hotel-03294111153-contact-us
孩子手機成癮問題日益嚴重,成因並非單純自制力不足,而是多巴胺獎賞機制失衡造成大腦失控。本文透過案例分享,說明如何透過「多巴胺戒斷練習」協助孩子擺脫手機成癮,找回生活真實感。
Thumbnail
aqsaawan-avatar-img
1 天前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103-call-girls-in-a-18-03064664949-contact-us-for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111-call-girls-in-ali-pur-03210033448-contact-us-for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115-call-girls-in-b-17-03064664949-contact-us-for 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12742122-call-girls-in-b-18-03210033448-contact-us-for
從傳統教育體制下長大的ADHD孩子,如何在教育現場看見自身經驗,並轉化成幫助更多孩子的力量?本文分享一位教育顧問Vivian老師的自身經驗,以及給家長們的四個方向,幫助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找到自己的節奏與方式,成為懂得愛自己、能面對挑戰、不害怕出錯的孩子。
敘事團體經驗分享:透過豐厚的提問,引導個案看見內在亮點,進而自我接納與成長。文章分享了個案在團體中透過自我敘事與提問,發現自身努力的價值,並學習接納不需過度努力的自己。同時,文章也提及幸福感研究,強調自我接納與練習對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並邀請讀者加入幸福魔法讀書共學團體。
Thumbnail
孩子不是數學不好,而是還沒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式。Vivian老師以自身經驗分享:從小補習補到怕,直到在美國遇見理解她學習風格的老師,才真正學會數學。研究也指出,基因影響有限,學習歷程、家庭支持與教學方式才是關鍵。數學力不在速度,而在能不能轉得過彎。
Thumbnail
孩子一年讀幾本書,不如問他:哪一本讓他想重讀?與其追求「刷閱讀量」,不如陪孩子建立「閱讀感」。閱讀不是競賽,而是生活中的慢旅行,重點不在快與多,而在於讀進心裡。
Thumbnail
孩子說不想學才藝,不代表沒毅力,而是需要重新整理內心方向。Vivian老師以自身經驗提醒我們:興趣不是責任,它可以被調整。與其強求堅持,不如陪孩子釐清感受,幫他學會選擇、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學習力。
Thumbnail
安親班能輔導孩子完成作業,但真正的責任感,來自他是否願意為自己的學習思考與選擇。父母不需要再當老師,只需要給孩子一點「思考空間」,從每天的五分鐘對話開始,引導他從交差了事,走向主動學習。不是作業寫完就好,而是讓孩子知道:他可以,也值得,為自己負責。
Thumbnail
小一開學,不該只是拚進度,而是幫孩子穩穩站好起點。 一年級最重要的不是背多少、補多少,而是培養生活節奏感、自主管理力與學習的正向感受。 從生活中練習選擇與負責,孩子才有機會真正長出屬於自己的學習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