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陪的是功課,還是孩子的挫折?重新定義「陪讀」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Hi!我是Vivian老師,一位教育顧問,目前任職於Elite Prep唯安特美語,專注6-14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

多年來,我在連鎖教育機構與家長們聊到深夜,簡直像「教育界的深夜聊天室」!在這些對話中,我常聽到一個問題:「陪讀到底是陪什麼?功課做完不就夠了?」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藏著深層的迷思。

在亞洲這個補習與分數主導的環境裡,陪讀往往變成「盯作業」的任務,但我相信,它其實能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支點。

這篇文章從教育現場的真實觀察出發,邀請你重新思考:我們陪的,是功課,還是孩子面對挑戰的能力與情緒?

與其只為作業買單,不如讓每一次陪伴,都為孩子的未來加分。你願意嗎?


陪讀的迷思:功課完成等於成功?

在亞洲,陪讀常被簡化成一個目標:「功課寫完,任務達成。」我聽過一位小學媽媽無奈地說:「我每晚陪到十點,他還是學不會。」另一位爸爸也坦言:「我幫他寫完,成績卻沒進步。」這些話讓我停下來思考:我們陪讀的焦點,真的只是那一疊作業本嗎?

我發現,很多孩子寫完作業,卻對學習毫無熱情,甚至害怕下一次挑戰。陪讀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我們可能錯過了更重要的東西——孩子的挫折感、學習動機,甚至他們內在的聲音。陪讀不該只是功課的終點,而應是成長的起點。


挫折的力量:陪讀的深層價值

孩子遇到挫折時,往往正是他們學習的關鍵轉捩點。我記得一位六年級男孩,作文寫到一半卡住,媽媽急著給他範文,他卻說:「那不是我的想法。」這一刻很珍貴——他不是不會,而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嘗試。

陪讀的真正價值,在於陪孩子走過這段卡關,而不是幫他們跳過去。我常問家長:「你有沒有陪孩子試過一件事,失敗後再站起來?」這比任何標準答案都重要。教育的核心,不是讓孩子避免失敗,而是讓他們從失敗中找到方向與自信。


亞洲的補習文化:陪讀變成壓力製造機?

亞洲的補習文化,常常讓陪讀變成壓力製造機。孩子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回家後還要被「陪到深夜」。有位私校媽媽說:「他單字背不完,我陪到半夜,他還是怕考試。」另一位爸爸說:「我陪他寫數學,他壓力大到哭。」

我看到太多孩子不是不會,而是被壓得喘不過氣。補習填滿了時間,卻沒留下思考的空間。如果陪讀能少一點硬補,多一點喘息,孩子是否會更願意學?

陪讀的本意,不是讓孩子硬撐,而是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節奏與呼吸。


陪讀的轉換鑰匙:問、聽、支持

陪讀怎麼陪?我有三個轉換鑰匙,簡單卻深遠。

第一,問而非教。孩子卡住時,別急著給答案,問:「你覺得這題難在哪?」這能點燃他們的思考力。陪孩子聊作文題目,讓孩子自己寫出驚喜的結尾。

第二,聽而非催。孩子說「我不會」,別催他快點,聽聽他怎麼想。我聽過一位爸爸說:「我陪他聊興趣,他自己找到學英文的理由。」

第三,支持而非代勞。孩子試錯時,說「沒關係,我們一起試」,比幫他寫完更能給他勇氣。

這些方法不複雜,卻能讓孩子從挫折中找回自信。

我在教育現場看到,陪讀若轉換成這樣,孩子會開始相信自己。


數位時代的挑戰:從分心到表達

今天的孩子面對的不只有課業,還有手機與網路的吸引力。短影片、手遊、社群訊息,讓他們習慣接收,卻漸漸失去表達。

家長常說:「他寫完功課就滑手機,什麼都沒學到。」或「他看影片很快樂,卻說不出看了什麼。」

與其禁止,不如轉化。陪讀可以變成對話的機會,試著問:「你剛看的影片在說什麼?你怎麼看?」這比硬塞知識更輕鬆,也能練習表達與思辨。

數位時代的陪讀,是幫孩子從「分心」走向「表達」的旅程。

陪讀的長期影響:挫折後的自信,才是未來的路

陪讀不只是當下的功課。我曾經輔導過一位小六家長,他陪孩子從興趣出發,孩子後來用英文寫故事,到了國中自然走出自己的學習路。

另一位媽媽選擇陪孩子試錯,孩子從「我不會」變成「我試試看」,國中後展現出令人驚訝的自信。

我常想,如果在五、六年級,孩子能透過陪讀學會面對挑戰,他們在青春期的迷惘裡,就不會那麼容易失去自己。陪讀的價值,是幫孩子在困難中,找到堅持自己的力量。


我的專業反思:陪讀是一面鏡子

常有家長問我:「陪讀要陪到什麼時候?」我總說,陪讀不是陪功課,而是陪孩子看見自己。亞洲的教育節奏快,但我相信,真正的陪伴,是陪他們走過挫折、學會思考,而不是幫他「通過測驗」。

當我們把陪讀的角色,從「督功課」轉為「陪情緒與思辨」,孩子就能在壓力中鬆開,慢慢長出內在的力量。

你陪的,不只是今天的功課,而是他們未來面對世界的勇氣。

反思時刻

我聽過太多家長的困惑:「陪讀到底怎麼陪?」

那我想問你:當孩子寫完功課後,他還開心嗎?

陪讀不只是坐在桌前,更是傾聽與對話的練習。

今天起,試著問一個問題、聊一個興趣,你會驚訝孩子能說出多少內心的聲音。

你願意重新定義你的陪讀角色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陪讀故事或困擾,我很想聽聽你的心聲。

Hi! 我是Vivian,目前是Elite Prep唯安特美語的教育顧問,專注6-14歲孩子的英語提升。當年我在美語機構工作,驚見六年級文法亂…身為家長,是否擔心孩子英文停滯? 別擔心!這裡,我分享簡單實用的ESL技巧與親子共讀秘訣,常常疑惑不知道該怎麼做?怎麼選補習班嗎?快加入我吧,陪孩子自信說英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Vivian老師回應:補習潮從眾壓抑孩子主動性,科學證實試錯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不補習練自主,贏長期能力而非短期分數。你家孩子被補習綁架了嗎?看全文解惑!
Vivian老師回應家長焦慮:放手試錯,成績或許掉,但科學證實這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一二年級試錯不怕,低年級不難,高年級再控制已晚。短期波動換長期成長,你敢放手嗎?看全文解惑!
本文揭露:台灣孩子主動性不見,因國小階段家長過度安排與部分安親班流水線式管理。從功課到生活全盤控制,科學證實這壓抑內在動機與自我效能感,導致國中失控成常態,孩子不會自己負責。從學業到人生,影響深遠,教養方式決定未來。你家孩子還有主動性嗎?看全文反思吧!
本文剖析台灣孩子「高分低表達」困境:考試取代生活經驗,真實素材匱乏,補習無效。從教室到補習班,孩子沒機會感受生活,表達力斷層影響學業與人生。教育應回歸生活,你家孩子還有故事可說嗎?看全文反思!
本文從Input與Output的角度,分析臺灣教育體制下孩子表達力不足的問題,指出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與情感輸入,導致作文空洞無物。文章提出五個生活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家長提升孩子的輸入,例如帶孩子看世界、聊日常、讀故事、玩遊戲和給予反思空間,最終提升孩子的輸出與表達能力。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Vivian老師回應:補習潮從眾壓抑孩子主動性,科學證實試錯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不補習練自主,贏長期能力而非短期分數。你家孩子被補習綁架了嗎?看全文解惑!
Vivian老師回應家長焦慮:放手試錯,成績或許掉,但科學證實這提升內在動機與執行功能。一二年級試錯不怕,低年級不難,高年級再控制已晚。短期波動換長期成長,你敢放手嗎?看全文解惑!
本文揭露:台灣孩子主動性不見,因國小階段家長過度安排與部分安親班流水線式管理。從功課到生活全盤控制,科學證實這壓抑內在動機與自我效能感,導致國中失控成常態,孩子不會自己負責。從學業到人生,影響深遠,教養方式決定未來。你家孩子還有主動性嗎?看全文反思吧!
本文剖析台灣孩子「高分低表達」困境:考試取代生活經驗,真實素材匱乏,補習無效。從教室到補習班,孩子沒機會感受生活,表達力斷層影響學業與人生。教育應回歸生活,你家孩子還有故事可說嗎?看全文反思!
本文從Input與Output的角度,分析臺灣教育體制下孩子表達力不足的問題,指出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與情感輸入,導致作文空洞無物。文章提出五個生活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家長提升孩子的輸入,例如帶孩子看世界、聊日常、讀故事、玩遊戲和給予反思空間,最終提升孩子的輸出與表達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選擇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問題,列舉了兩者的優勢和特點,並提供了在哪裡找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建議。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吃完晚餐後的七點到八點,我會協助小孩檢查和複習功課,這是每天固定的行程。 我選擇學校的課後班,單純希望孩子能多熟悉他人生求學時期可能會待最久的校園,所以沒有將課業外包納入考量。好像有些家長誤會了什麼,以為課後班老師會將每個孩子的功課盯很緊,實際上不太可能達到跟安親班有一樣的效果。
現在的我對於家教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而是每個學生在學習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學生學得好不好不完全是我能掌控的事情,但只要學生願意繼續上課,我願意繼續嘗試找尋能讓孩子覺得學英文相當有趣的方法,繼續陪伴學生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孩子唸書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趁此時完成家務嗎?還是會陪著孩子一起唸呢?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選擇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問題,列舉了兩者的優勢和特點,並提供了在哪裡找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建議。
Thumbnail
2月份新學期的開始,等待個案會議的時間,也得整理自己的思緒,準備好自己的狀態,好開始面對孩子排山倒海的狀況...關係的培養是不是有影響他哪部分,每一週的"象棋時間",我會很努力地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不想上課的心情,一起思考不上課可以做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