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含有「念佛三昧」共 1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首楞嚴經勢至圓通章解 ‧ 截流大師首楞嚴一經說。在法華之後。實為佛法堂奧。昔智者判教時。此經未來支那。故唯以法華涅槃為後味。若令一見。必廣有疏釋。且判屬醍醐無疑矣。奈四依大士已滅。古今疏主各興異見。久如聚訟。後學不具擇法眼。靡所適從。至欲盡廢疏解唯看經文。亦過激之論也。及乎以己智尋經。又多不能達其旨趣。則終於昧昧而已。
Thumbnail
2023-12-24
3
勸發真信文 ‧ 截流大師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截流大師。念佛三昧,其來尚矣。雖曰功高易進,而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淨土故也。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
Thumbnail
2023-12-20
3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上) ‧ 妙叶禪師是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 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內。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 無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Thumbnail
2023-11-08
2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序) ‧ 妙叶禪師夫念佛三昧名為如來勝異方便。凡聖均收。利鈍悉被。 以一念頓歸佛海。可謂至圓至頓第一了義者也。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八
Thumbnail
2023-11-08
0
念佛三昧寶王論 (卷中) ‧ 飛錫法師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 . . 以念佛故。佛從想生。故云是心是佛。
Thumbnail
2023-11-01
3
念佛三昧寶王論 (卷上) ‧ 飛錫法師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佛想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既契之後。心佛雙亡。雙亡定也。雙照慧也。 即定慧齊均。亦何心而不佛。何佛而不心。 心佛既然。則萬境萬緣。無非三昧者也。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五
Thumbnail
2023-10-29
3
勸修念佛法門 (九) ‧ 圓瑛法師「念佛具足三學: 能總一切法。能持無量義。」—圓瑛法師。釋迦說法四十九年。不出經律論三藏。三藏所詮。即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經為定學藏。律為戒學藏。論為慧學藏。一句彌陀名號。一心稱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學。其圓妙為何如耶。又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功成。三昧是印度語。譯為正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得正定。
Thumbnail
2023-07-19
2
勸修念佛法門 (三) ‧ 圓瑛法師「念佛最為穩當 : 但肯老實念佛。無不往生淨土。一心求生淨土。自不至錯入歧路。亦不會中途成魔。」— 圓瑛法師 而念佛之人。但得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臨終自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永卸輪迴。而得解脫。極樂國中。蓮華化生。是為最後之生。壽命無量。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任運進修。自可一生成佛。直趣無上菩提。
Thumbnail
2023-07-03
1
宗鏡錄 ‧ 卷七十五 【邪正在己】「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無別行。」— 祖師云 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以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
Thumbnail
2022-11-27
4
《安樂集》第五大門須發菩提心為首。 —釋道綽撰 唐朝的道綽禪師(562-645)撰寫《安樂集》一書,上下二卷,是繼承龍樹菩薩,曇鸞大師之自力難行、他力易行的思想。道綽禪師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凈土二門,指明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有凈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凈土。所以他一生宣揚凈土法門。
Thumbnail
2022-06-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