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歷史真相不容作偽——評中國抗戰史的政治操弄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浮生漫錄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歷史真相與「偷來的皇冠」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頒布《終戰詔書》,宣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盟軍在東京灣「密蘇里號」上舉行降書簽署儀式。這才是戰爭結束的國際事實。然而,中國大陸卻以9月3日為「抗戰勝利紀念日」,藉此將勝利與自身「正統性」掛鉤。

問題在於,中共在抗戰中的實際軍事貢獻有限,正面戰場的主力始終是國民政府軍。若刻意遮蔽國軍的血戰與犧牲,反而高舉自己的「中流砥柱」角色,這便如影片所言,等於「戴上偷來的皇冠」。這不是歷史的真相,而是政治的作偽。

從「作偽」到「無恥」

嚴復曾言:「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於作偽,終於無恥。」套用於今日的中國史觀,正是一針見血。

誇大戰果:平型關大捷、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等案例,均存在數據膨脹,戰史被神話化。

壟斷解釋權:教育與媒體奉行「唯一正確答案」,排除其他史料,消滅公共辯論。

儀式化神化:閱兵、紀念館、紀念日,把歷史變成政權加冕的舞台,而不是社會反思的契機。

這種「始於作偽」的敘事,最終導致「無恥」——歷史被徹底剝奪其真實性與公共性,成為政權操弄的工具。

國際對照:德、日與中國

與中國相比,德國與日本的戰後歷史處理方式提供了鮮明對照。

德國:透過《紐倫堡審判》、檔案公開、教育改革,德國社會將「歷史反思」內化為國民責任。今日德國人談起納粹歷史,核心不是榮耀,而是罪責與警醒。

日本:雖存在右翼修正問題,但學術界、媒體與民間仍保留多元聲音,廣島、長崎與南京的記憶不至於被全面壟斷。

中共:不僅沒有自我檢討,反而利用抗戰史作為「合法性神話」。封鎖檔案、壓制多元聲音,使歷史失去「社會學習」的功能,只剩「政治宣傳」的價值。

走向真正的歷史反思

若要避免歷史淪為神話與工具,至少需有三個方向:

1. 教育:培養史料批判能力,讓學生比較多方史料,而非死背唯一版本。

2. 媒體:建立公共討論平台,呈現不同群體的抗戰經驗,使歷史回到人的層面。

3. 社會:推動口述歷史與地方記憶,讓歷史不再是權力專屬,而是全民共享的資產。

結語

中共今日對待歷史的方式,恰是嚴復所警告的「始於作偽,終於無恥」。歷史一旦被壟斷,社會就失去反思的基礎。若不能恢復歷史的真實與多元,中國將永遠活在「偷來的皇冠」陰影下。

歷史不是祭壇,不是政權的神話,而是全民共同的記憶與教訓。唯有誠實面對過去,容納多元記憶,歷史才能成為智慧的泉源,而非宣傳的鎖鏈。

□相関視頻□

始於作僞終於無恥

https://youtu.be/YhE3lx8m5xw?si=mJU48_tuhP-UD1Pt

raw-image
https://x.com/zuoyeben666/status/1962359420400333002?t=BZeWpepV0q-SdT6qtsnOpA&s=19

https://x.com/zuoyeben666/status/1962359420400333002?t=BZeWpepV0q-SdT6qtsnOpA&s=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7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31
我出生在台北,幼年處於全民反共的年代。當時的冷戰格局方興未艾,國共對立清晰而尖銳。孩童時期的我,日日耳濡目染這種氛圍:校園的牆壁上貼滿「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的標語;廣播電台晨昏播放著「反共抗俄」的歌曲與新聞;課本裡詳述共產政權的暴行,教師們則以嚴肅的口吻提醒我們「自由世界」與「鐵幕世界」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8/31
我出生在台北,幼年處於全民反共的年代。當時的冷戰格局方興未艾,國共對立清晰而尖銳。孩童時期的我,日日耳濡目染這種氛圍:校園的牆壁上貼滿「毋忘在莒」「反攻大陸」的標語;廣播電台晨昏播放著「反共抗俄」的歌曲與新聞;課本裡詳述共產政權的暴行,教師們則以嚴肅的口吻提醒我們「自由世界」與「鐵幕世界」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8/30
當台灣正為著核能電廠存廢和安全問題吵鬧不休之際,友人傳來一張中國沿海核能電廠分佈圖,密密麻麻,顯示出中國早已是全球核能發電最大的國家。 友人丟出一句話:「台灣的核安問題在中國。」試想,中國沿海衹能夠百分百維護好安全,任何一座出現核安問題,台灣都無法倖免。
Thumbnail
2025/08/30
當台灣正為著核能電廠存廢和安全問題吵鬧不休之際,友人傳來一張中國沿海核能電廠分佈圖,密密麻麻,顯示出中國早已是全球核能發電最大的國家。 友人丟出一句話:「台灣的核安問題在中國。」試想,中國沿海衹能夠百分百維護好安全,任何一座出現核安問題,台灣都無法倖免。
Thumbnail
2025/08/16
什麼是宣傳?就是無恥的說別人的壞話,不要臉的說自己的好話,順便兒睜着眼睛說瞎話,另外還要禁止别人說真話。---毛澤東 據説毛澤東說過此話,另有一個來源認為是前蘇聯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之名言。但如嚴謹考證毛澤東全集及戈巴契夫著作,並無確切來源依據。
Thumbnail
2025/08/16
什麼是宣傳?就是無恥的說別人的壞話,不要臉的說自己的好話,順便兒睜着眼睛說瞎話,另外還要禁止别人說真話。---毛澤東 據説毛澤東說過此話,另有一個來源認為是前蘇聯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之名言。但如嚴謹考證毛澤東全集及戈巴契夫著作,並無確切來源依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東溝海戰是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大鹿島附近海域及大連莊河黑石礁西戰場進行的決戰。北洋水師在海戰的最高潮階段被日本聯合艦隊本隊和第一游擊隊面對面包圍夾擊,損失慘重,其後丁汝昌避免與日本海軍再次決戰,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日本帝國陸軍得以執行花園口登陸及榮成灣登陸作戰。
Thumbnail
大東溝海戰是甲午戰爭中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大鹿島附近海域及大連莊河黑石礁西戰場進行的決戰。北洋水師在海戰的最高潮階段被日本聯合艦隊本隊和第一游擊隊面對面包圍夾擊,損失慘重,其後丁汝昌避免與日本海軍再次決戰,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日本帝國陸軍得以執行花園口登陸及榮成灣登陸作戰。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我大略講一下,二次大戰中的沖繩島戰役。   1、沖繩島面積是台灣30分之1。 2、日本守軍12萬人。 3、美軍18萬人登陸作戰,後又增援30萬人,共48萬人。 4、美軍花了82天打下沖繩島。 5、美軍死亡12000人,72000人受傷(也有報導說美軍48000人傷亡)。
Thumbnail
我大略講一下,二次大戰中的沖繩島戰役。   1、沖繩島面積是台灣30分之1。 2、日本守軍12萬人。 3、美軍18萬人登陸作戰,後又增援30萬人,共48萬人。 4、美軍花了82天打下沖繩島。 5、美軍死亡12000人,72000人受傷(也有報導說美軍48000人傷亡)。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帝國毀滅》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柏林戰役(1945/4/16~5/2),從蘇聯攻進柏林,到希特勒(Adolf Hitler, 1889-1945)於4月30日自殺、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於5月8日簽署投降書,從此宣告納粹政權瓦解。而這短短的17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可以做些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四艘航母呢?诚然,日本海军因为密码被美军破译了的原因,导致中途岛海战失败,但是其实即便如此,日本联合舰队依旧是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来降低损失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的中途岛战役中,日本可以做些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四艘航母呢?诚然,日本海军因为密码被美军破译了的原因,导致中途岛海战失败,但是其实即便如此,日本联合舰队依旧是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来降低损失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末期,美军如何拿下了吕宋岛之后,从而又重新入主菲律宾。菲律宾一开始就是在美国手上,不过在日本偷袭完珍珠港后,又被日本军队抢了过去。现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5年1月9日这一天,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第六集团军登陆了吕宋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末期,美军如何拿下了吕宋岛之后,从而又重新入主菲律宾。菲律宾一开始就是在美国手上,不过在日本偷袭完珍珠港后,又被日本军队抢了过去。现在,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945年1月9日这一天,美军将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第六集团军登陆了吕宋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二战末期盟军的没落行动。没落行动是盟军计划登陆日本本土并最终击败日本的一个计划。主要由两项主要行动组成。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整个计划分为两次主要单独行动,分别是攻占日本最南端九州岛的奥林匹克行动,和进入东京平原的皇冠行动组成。没落行
Thumbnail
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Thumbnail
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