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書推薦

含有「教養書推薦」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孩子學習停滯、只會照抄課本、不知道怎麼思考時,不一定是懶惰,而是缺少「打開思考」的鑰匙。《自主學習》一書提到的魔法開關句,是引導孩子釐清、拆解、轉化問題的工具。這篇文章透過親子對話,如何運用三句練習句:「為什麼?」「該怎麼做才好?」「怎麼做才有趣?」幫助孩子從卡關轉向思考,培養自主學習的起點。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對孩子吼完,自己卻更難受?這本《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提醒我們:情緒不是失控,而是出口被堵住了。這篇書評認同——家長和孩子都會有情緒。我也設計了一張「Sheen家情緒洞洞卡」,陪你在情緒的洞口坐一會兒,練習:先看見自己,才有力氣靠近孩子。
Thumbnail
這本《教出好兒子》分享了分擔家事、面對挫折、激發創造力、學會自省的四大教養重點,結合我和孩子的日常經驗,像挑菜、比賽挫折、拆解探索、練習反省。教養像跳格子,有時前進,有時重來,每一步都在陪伴中循環成長。今天,不妨和孩子一起看這張跳格子圖,聊聊他的想法。
Thumbnail
這次推薦的這五本書, 每一本都陪我走過不同的卡關時刻,也讓我開始設計屬於Sheen家的「便條紙測驗」,一個可以支持自己的便利貼,一起覺察、一起轉化、一起陪伴。 遇到教養卡關的時刻也沒關係,讓這些書陪你找到屬於你和孩子的節奏吧!
Thumbnail
當孩子跌倒或做錯事,我們很容易急著糾正、提醒,但真正重要的,或許不是「馬上改正」,而是「我能不能陪他一起面對?」這篇書評《三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結合我的教養經驗與日常對話,一點一滴練習的不只是行為調整,而是理解、選擇與承擔的勇氣。附上 Sheen 家便條紙測驗,邀你一起覺察:你是哪一種陪伴者?
Thumbnail
孩子懂事,不是為了聽話,而是學會負責任與自我調整。 書中提到的關鍵不是「對話技巧」,而是家長如何在對話中提供選擇、理解與信任。 這篇書評搭配Sheen家便條紙測驗,一起練習讓對話變成「穩定情緒」與「支持孩子成長」的起點。
Thumbnail
當孩子不想學、容易生氣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這篇書評分享《媽媽,我要學!》中的覺察與調整, 幫助家長陪孩子突破學習與情緒的卡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