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3個開關句,升級孩子的學習腦|Sheen家魔法練習卡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孩子常常在學,卻好像沒在學?

在相同環境與條件下,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

作者石田勝紀在《自主學習》一書中,將學習分成三種類型:

  • 第一類:看似在學,卻心不在焉。
  • 第二類:只在課堂上學習的人。
  • 第三類:除了睡覺,隨時都在學習的人。

真正能產生長期成果的,是第三類。

而書中強調:「第一類和第二類人」可以靠後天升級成「第三類人」。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學會善用「關鍵句子」來進行思考練習,書中介紹了十大魔法關鍵句,作者建議先選出1~3句開始嘗試看看。

也強調,魔法關鍵句請先用在自己身上,實際感受自己的大腦規格升級的感覺,不是要創造完美的自己,而是享受自己的人生。

自己有所感後,再將十大魔法關鍵句用在孩子或下屬身上,好好「教育」他們。


Sheen家魔法練習句日常實例 | 第①站啟動!

我們家開始練習這三句:

為什麼? —— 問問題,讓思考起飛。

▸ 該怎麼做才好? —— 拆解課題,拼出新組合。

▸ 怎麼做才有趣? —— 在重複裡,點一份快樂餐。


最近沒有繼續幫孩子做國語自修結合捷運的學習單,孩子希望我可以繼續幫他製作,
但我觀察到一件事 ——雖然學習單的設計把自修的語文重點搭配了他喜歡的捷運主題,但如果沒有「思考」或「組合」,效果其實不大。

很多時候,他寫出來的內容,只是照抄課本的幾個關鍵字,看不出他是否真的理解題目的意思。

所以我跟孩子溝通,不是我不幫你做學習單,
而是:「你有沒有發現,你在寫的時候會不太懂題目要問什麼?或者只是在課本裡抓字填空而已? 」

「那你有沒有發現你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想了一下,說:「有些題目看不懂,有些不知道要怎麼寫才好⋯⋯而且寫很多字就會有點懶⋯」

那我覺得這樣子反而沒有效果,而且我還要花很多心思幫你製作。

魔法句一:「為什麼?」 →「你為什麼會這樣覺得?」

讓他先自己釐清目前的困難點,而不是我直接幫他指出問題。

接著我反問:

「你還是想要我幫你做學習單嗎?」

他說:「想。」

魔法句二:「該怎麼做才好?」 →「那你覺得該怎麼做,才能寫出有內容的答案?」

這時,他停下來思考了一下,回答:「應該要先知道自修裡的句型,再看學習單,不是看到題目就亂找。」

我聽完其實有點驚訝,因為他開始進入「策略思考」,不是單純等我幫他解決。

我接著說:「你是不是有時候覺得一直寫寫寫很無聊?」

他點點頭。
因為孩子很不喜歡寫字,有時不是他真的看不懂,而是懶得寫.....

那我就說你現在先開始寫自修,我先不幫你做學習單,

孩子聽了就有點不想猶豫的感覺⋯

魔法句三:「怎麼做才有趣?」 →「你覺得怎麼做這一課的自修,會比較有趣一點?」

這時,我丟出幾個例子引導他:這次,你在寫第六課國語自修時,可以邊思考看看——

  • 「這一課叫《爺爺的祕密》,你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取名?」
  • 「生字筆劃有沒有發現什麼共同點?為什麼是這些?」
  • 「這些詞語的造句,可不可以變成你講我猜的遊戲?」

孩子沒有立刻回答,但進入了思考狀態,也願意再打開自修課本嘗試。
我知道,這就是「魔法句」發揮效果的那一刻,不是答案的漂亮與否,而是他開始動腦的那一瞬間。

也有跟孩子說,如果你能先從自修當中開始思考、練習舉一反三、延伸套用,這樣你之後再寫學習單的創意題型時,也才會自然的寫出屬於你自己的內容。

到時我再幫你做學習單,我也才覺得我那麼用心在幫你製作,而你不再是敷衍隨便寫。


🤝除了引導孩子練習,我有在創作屬於自己的Sheencard靈魂圖卡分享在IG。
這一路上,我也常常對自己反問這三句魔法句:

  • 「為什麼我想做這件事情?」——幫助我保持想做的心情。
  • 「那我該怎麼做才好?」——釐清適合自己的創作節奏和方式。
  • 「那要怎麼做才有趣?」——當做超過 33 張後,也想讓自己在這條路上繼續保持新鮮感和樂趣。

當我能在不同階段,透過這些簡單的問句讓自己除了產出,也能增加「我想繼續做」的動力,這些練習,也悄悄幫助我在創作中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與方向。


不是要一次套公式,這些問句對話可以隨著狀況跳著使用,讓思考從「我不會」變成「我想想看」。

當回答:「我覺得……」的開頭時,魔法就在那裡發動了。

下一站,我會繼續帶著魔法句,記錄我們更多真實的轉動時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en家覺察教室
0會員
16內容數
我是陪著孩子一起自學、創造、實驗的媽媽創作者。 我的陪伴不完美,但有方向、有原則,也持續在調整。 透過書評找靈感,用教材設計節奏,用便利貼測驗開啟對話, 這裡是我們一起練習覺察與行動的小教室。 #Sheen家覺察教室 #親子書評 #自學家庭 #便利貼測驗 #陪孩子覺察 #媽媽創作者
Sheen家覺察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這篇書評整理了《媽媽這樣做男孩會不同》兩個重點觀念:朗讀練習是培養語感與語文理解的實用方式;引導孩子辨識謊言能提升判斷力與自我保護能力。透過親子對話、生活實例,將書中概念落實於日常,是一篇結合理論與實作的語文共學紀錄。
Thumbnail
2025/05/24
這篇書評整理了《媽媽這樣做男孩會不同》兩個重點觀念:朗讀練習是培養語感與語文理解的實用方式;引導孩子辨識謊言能提升判斷力與自我保護能力。透過親子對話、生活實例,將書中概念落實於日常,是一篇結合理論與實作的語文共學紀錄。
Thumbnail
2025/05/18
你有沒有曾經對孩子吼完,自己卻更難受?這本《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提醒我們:情緒不是失控,而是出口被堵住了。這篇書評認同——家長和孩子都會有情緒。我也設計了一張「Sheen家情緒洞洞卡」,陪你在情緒的洞口坐一會兒,練習:先看見自己,才有力氣靠近孩子。
Thumbnail
2025/05/18
你有沒有曾經對孩子吼完,自己卻更難受?這本《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提醒我們:情緒不是失控,而是出口被堵住了。這篇書評認同——家長和孩子都會有情緒。我也設計了一張「Sheen家情緒洞洞卡」,陪你在情緒的洞口坐一會兒,練習:先看見自己,才有力氣靠近孩子。
Thumbnail
2025/05/06
這本《教出好兒子》分享了分擔家事、面對挫折、激發創造力、學會自省的四大教養重點,結合我和孩子的日常經驗,像挑菜、比賽挫折、拆解探索、練習反省。教養像跳格子,有時前進,有時重來,每一步都在陪伴中循環成長。今天,不妨和孩子一起看這張跳格子圖,聊聊他的想法。
Thumbnail
2025/05/06
這本《教出好兒子》分享了分擔家事、面對挫折、激發創造力、學會自省的四大教養重點,結合我和孩子的日常經驗,像挑菜、比賽挫折、拆解探索、練習反省。教養像跳格子,有時前進,有時重來,每一步都在陪伴中循環成長。今天,不妨和孩子一起看這張跳格子圖,聊聊他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孩子長大後,他們會開始問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學習和思考的過程。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問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培養他們的邏輯能力。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引導孩子的提問與思考,這對未來教育將是很有幫助的。
Thumbnail
「那怎麼辦?」是個強而有力的問句,在大部分時候能讓孩子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今天與阿戴溝通的經驗讓我學到,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緒,便有不同的引導方法,從孩子身上實在能學到很多有價值東西!
Thumbnail
「那怎麼辦?」是個強而有力的問句,在大部分時候能讓孩子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但也有碰壁的時候,今天與阿戴溝通的經驗讓我學到,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情緒,便有不同的引導方法,從孩子身上實在能學到很多有價值東西!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