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唸經,孩子的回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有時候,媽媽的愛,真的很囉嗦。




好久沒單獨載星星去學校上課了,這一路上,我才發現他長高了不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坐在前座的小不點,現在穩穩地坐在後座,背著比自己還大的書包,看起來像個小大人。




可是在媽媽眼裡,他還是需要被照顧的小孩。所以,一路上,我開始了愛的叮嚀:「抱好喔,冷不冷?你的手好冰,要不要放進媽媽口袋?書包要不要先放前座?」




星星沒回應,我又忍不住繼續問。




終於,他皺著眉頭說:「媽媽,妳不要一直問我。」




那一刻,我有點委屈,更多的是無奈。當媽的,總是忍不住想確保孩子萬無一失,可是孩子呢?他可能只想安靜地享受這段路程,而不是被問個沒完。




到了校門口,我的「經文」再次啟動:「先上人行道、小心車子、餐袋記得拿、帽子給媽媽。」




星星慢悠悠地往校門口走,然後突然停下,轉身往回走。




我以為他是忘了拿什麼,正準備再開口提醒,結果他突然跑過來抱住我,親了一下,然後咚咚咚地快步跑回校門口。




我愣在原地,然後忍不住笑了。




他不是真的討厭我的「唸經」,只是有時候覺得煩而已。但他知道,那是媽媽愛他的方式,而他也用他的方式,回應了我的愛。




原來,愛有時候不需要說出口,它已經藏在我們的日常裡了。




有時候,當媽的會覺得孩子越長大越不親近,變得敷衍、沉默、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撒嬌。但其實,愛從來沒有變,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了。孩子不會再黏著你說「媽媽我愛你」,但他可能會在轉身離開前,突然回頭給你一個擁抱。




我們不需要把「陪伴」變成「控制」,也不需要把「關心」變成「嘮叨」。有時候,放慢步調,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而不是被愛束縛,這樣他才能真正願意靠近我們。




愛不一定要說出口,但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得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晨曦會
9會員
113內容數
簡單分享生活 分享生活簡單 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晨曦會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你是不是也有過那種感覺? 心裡很想幫助別人,很想做一點事,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你不是沒能力,你也不是怕累,你只是太久,太久沒被人理解。 昨天,我去參加了媽祖遶境,第一次當扶轎人員。不是因為我多勇敢,是因為我真的很感恩。 我想回報。 你也許不知道,我心裡有很多話沒說出口:媽
Thumbnail
2025/04/18
你是不是也有過那種感覺? 心裡很想幫助別人,很想做一點事,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你不是沒能力,你也不是怕累,你只是太久,太久沒被人理解。 昨天,我去參加了媽祖遶境,第一次當扶轎人員。不是因為我多勇敢,是因為我真的很感恩。 我想回報。 你也許不知道,我心裡有很多話沒說出口:媽
Thumbnail
2025/04/15
李老師教我一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 他說:「你的人生,如果只有前20年在探索,後面60年都在重播,真的太可惜了。」 當時我聽完,有點愣住。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每天都很忙,工作、孩子、家庭、帳單,排山倒海。你不是懶惰,你很努力,只是…好像也沒什麼改變。甚至有時候,你覺得有點累
Thumbnail
2025/04/15
李老師教我一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 他說:「你的人生,如果只有前20年在探索,後面60年都在重播,真的太可惜了。」 當時我聽完,有點愣住。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每天都很忙,工作、孩子、家庭、帳單,排山倒海。你不是懶惰,你很努力,只是…好像也沒什麼改變。甚至有時候,你覺得有點累
Thumbnail
2025/04/13
前幾天在陪竹籤寫功課的時候,竹籤突然問我:「媽媽,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能玩手機就好?」 我笑了笑,跟她分享了一個我最近上課聽到的故事: 李老師說,有個媽媽每天多花一點時間照顧自己:做伸展、吃得健康、讀一本書而不是滑手機。她不求馬上變美或變瘦,也不奢望一夜之間變聰明,但十年後,她的身體不
Thumbnail
2025/04/13
前幾天在陪竹籤寫功課的時候,竹籤突然問我:「媽媽,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能玩手機就好?」 我笑了笑,跟她分享了一個我最近上課聽到的故事: 李老師說,有個媽媽每天多花一點時間照顧自己:做伸展、吃得健康、讀一本書而不是滑手機。她不求馬上變美或變瘦,也不奢望一夜之間變聰明,但十年後,她的身體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當媽的,都會說說孩子經。 做媽的,總有做媽的視角,做媽的顧慮。 那孩子呢? 路上,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極度做自己,表現自己,從外觀看來,就很明白。 比如說,超另類的髮色,無法解釋的指甲色,半身,或滿身的美麗圖騰,這些....媽媽們都是怎麼看的呢? 與其說孩子標新立異,不如說...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