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法
含有「歸納法」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清月的沙龍
2025/05/29
歸納法教學的反思:要小心使用!
本文分享一個使用歸納法教學的實務經驗,探討歸納法和演繹法在英語文法教學中的應用,並說明如何避免學生誤解。
#
歸納法
#
演繹法
#
冤枉啊大人
22
6
Emma Tsai
2025/05/31
1
一句話,講的老師膽戰心驚的! 清月被嚇壞了😅
1
清月
發文者
2025/06/02
1
Emma Tsai 我沒有被嚇壞啦!只是我之前沒遇到過這情況,有點不知該如何回答🤔
1
Share-N-Do-U
2025/04/28
[ 帶著問題 | 找答案 ]-001 做 「分析」的入門是什麼 ? 懂得區分演繹跟歸納
分析問題前,先弄清楚自己是要驗證規則,還是探索新規律。這篇文章以森林與地圖的比喻,深入淺出解釋演繹分析(Deductive)與歸納分析(Inductive)的差異,幫助你在工作中定位正確的思考方向。
#
ShareNDoU
#
分析
#
演繹法
7
3
跳鼠飛行日記
2025/04/28
3
有趣~我現在的工作大部分是歸納分析,以前在lab,感覺兩者都有
3
Joker
發文者
2025/04/28
1
跳鼠飛行日記 工作都是歸納分析啊… 跳鼠…辛苦了(拍肩
1
追尋自由且有選擇的人生
2024/11/22
為了傳達論點,必須組織論點-金字塔原理
為什麼是金字塔原理? 為了傳達論點,必須組織論點 如果你的構想不能激勵別人,不管你的構想有多麼棒都沒有用,構想提出後的溝通傳達,和構想本身一樣重要-讓世界記住你 金字塔原則 不同抽象層級的論點,組成金字塔。 每個層次的論點必是下層(成組)論點的總結。 每組裡面的論點必定具備相同特
#
金字塔原理
#
引言
#
衝突
6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10/05
【如何利用 Abduction 思考,提升研究發現的效率:給碩博士生的建議】
在撰寫論文或進行研究時,經常會遇到需要「發想」解釋現象的挑戰。而這種發想的過程,並不僅僅是 *idea* 的單純產生,而是更複雜的「Abduction 溯因推理」。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理解這種推理方式,可以幫助你提出更具說服力的假說,進一步提升研究的質量與效率。 ▌什麼是 Abduction
#
溯因推理
#
歸納法
#
演繹法
喜歡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7/20
我到美國後才發現,台灣的教育體系為我們內建的三個研究盲點:
1. 誤解Abduction與其他推理方法的區別 - 在台灣,Abduction通常被翻譯為「溯因推理」,是基於事實回溯出背後可能的原因,以找到最佳解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的過程。然而,許多學生誤以為Abduction僅僅是「發想法」,未能理解其實質是提出假說並尋找證據驗證。 - 此
#
台灣教育
#
胡適
#
假說
8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6/30
J010|為什麼胡適的「假設」其實是「假說」?
「“發想法”,用文字來想就是"Idea",但更適合的英文字是“Abduction"。」 「Induction是歸納法,Deduction是演繹法,而Abduction是發想法。」 這2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川喜田二郎[1]的著書, 《発想法―創造性開発のために 》[2]的第4頁。
#
發想法
#
假設
#
假說思考
1
留言
前圖紙的沙龍
2024/04/09
他的故事:一次對「事實/詮釋」問題的現象學回應
我曾經在歷史教科書中讀到「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的差異。當我們理解到歷史書中有一部分屬於纂史者基於其意識形態與身處背景所進行的詮釋後,我們很快就能明白為什麼朝代的開端總有英雄與偉人、朝代的結尾總是昏君與佞臣。我們看到的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底下存在著更多事實。
#
前圖紙
#
歷史事實
#
歷史解釋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