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010|為什麼胡適的「假設」其實是「假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發想法”,用文字來想就是"Idea",但更適合的英文字是“Abduction"。」


「Induction是歸納法,Deduction是演繹法,而Abduction是發想法。」


這2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川喜田二郎[1]的著書,


《発想法―創造性開発のために 》[2]的第4頁。


第一次接觸到Abduction這個概念,


是在閱讀芭芭拉明托 (Barbara Minto) [3]的名著《金字塔原理 》[4] 的附錄部分。


在台灣繁體中文的語境裡面,


Abduction的翻譯是「溯因推理」,


其表達的意思是,


你基於事實,回溯出背後可能的原因,


藉此找到最佳解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的過程。


而這個「事情發生背後機制」就是所謂的「假說 Hypothesis」。


在台灣1990-2000年代的教育裡,


我們常聽到胡適所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這個「假設」,直接翻譯成英文的Assumption,


使用起來其實很奇怪,


因為Assumption平常是用於理論的基礎前提,


而Assumption本身只能相信,不能驗證。


後來我才知道,胡適說的「假設」,


其實正確的意思是我們現在說的「假說 Hypothesis」。


相對於假設是一種前提條件,


可以在沒有實驗或證據支持下就被認為是正確的,


假說則是一種可以檢驗的陳述,


描述兩個與多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而實際上,假說需要被「驗證」或者「證偽」,


才能確定假說的正確性。


如此,胡適的那句話,更適合現代語境的翻譯,


應該是:「大膽假說,小心求證。」


如此,川喜田二郎說的「發想法」,


也相當於根據事實去「提出假說」,


接著找證據去驗證。


《発想法―創造性開発のために》這本書出版於1966年,


當時是民國55年[5] ,台灣才剛開始第一屆國民大會,


《The Pyramid Principle:Logic in Writing and Thinking》這本書出版於1987年,


當時是民國76年[6],台灣才正式解除戒嚴。


看看歷史,不禁有些難過,


也難怪我們發現知識的能力與文化,


差日本與美國,這麼大一截。


Reference

[1]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B7%9D%E5%96%9C%E7%94%B0%E4%BA%8C%E9%83%8E

[2] https://www.kinokuniya.co.jp/f/dsg-01-9784121801364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bara_Minto

[4] https://www.barbaraminto.co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66%E5%B9%B4%E8%87%BA%E7%81%A3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87%E5%B9%B4%E8%87%BA%E7%81%A3

avatar-img
553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權變 (Contingency),簡單說是見機行事,要懂得因時因地,有所區分地解決問題。」 「權變領導,就是要在領導行為,追隨者特徵,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有效影響他人,完成組織任務的目的。」 這兩句話節錄自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內容[1],引發我的思考。 Contin
【品牌定位的STP分析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 ── 1. Segmentation 市場細分 2. Targeting 目標市場選擇 3. 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在行銷課堂上學到的品牌定位的STP分析,不僅適用於商業領域,也可以巧妙地應用於學術研究和寫作中。尤其是在機器學習這樣一個多學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大家都同意,任何行為只要適度進行,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為什麼我們這麼不擅長“節制 (Moderation)"?」 「為什麼我們飽了還要再吃?為什麼我們已經有很多了還要再買?為什麼我們已經有點醉了又還要再喝一杯?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悲慘了卻還要再滑社群媒體?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更有
「筆記本(Notebook)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 「活頁紙(Loose-Leaf)的特徵是可以把必要的部分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研究筆記。」 「律政本 (Notepad)的特徵是寫完後可以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報告。」 「卡片(Card)的特徵是能自由配置,主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權變 (Contingency),簡單說是見機行事,要懂得因時因地,有所區分地解決問題。」 「權變領導,就是要在領導行為,追隨者特徵,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有效影響他人,完成組織任務的目的。」 這兩句話節錄自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內容[1],引發我的思考。 Contin
【品牌定位的STP分析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 ── 1. Segmentation 市場細分 2. Targeting 目標市場選擇 3. Positioning 市場定位 在行銷課堂上學到的品牌定位的STP分析,不僅適用於商業領域,也可以巧妙地應用於學術研究和寫作中。尤其是在機器學習這樣一個多學
基礎模型 (Foundation Model)的研究真的日新月異, 一兩個禮拜就都有新的工作出來, 看都看不完。 現在的學術工作,就跟快時尚一樣, 每週一三五都會有新品上市。 但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每一篇論文都能仔細看, 如此,選擇哪些論文仔細讀,就非常重
「大家都同意,任何行為只要適度進行,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為什麼我們這麼不擅長“節制 (Moderation)"?」 「為什麼我們飽了還要再吃?為什麼我們已經有很多了還要再買?為什麼我們已經有點醉了又還要再喝一杯?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悲慘了卻還要再滑社群媒體?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更有
「筆記本(Notebook)的特徵是照順序保存,主要用途是作業紀錄。」 「活頁紙(Loose-Leaf)的特徵是可以把必要的部分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研究筆記。」 「律政本 (Notepad)的特徵是寫完後可以撕下來,主要用途適合做報告。」 「卡片(Card)的特徵是能自由配置,主
「很多人做計畫都是把一套計畫做得很完美。」 「然而到了實施計畫時,總會有沒有預想到的情況發生,讓計畫無法順利執行。」 「這時候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留下足夠多的餘量,可能是時間,可能是資源。」 「另一個辦法,就是事先準備好B計畫。」 這幾句話節錄自吳軍老師矽谷來信3的內容[1],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日、韓都開始了,不久的將來,台灣年輕人應該也會出現「不結婚也要辦單人婚禮」的小流行,拍張漂亮的婚紗照,邀請二、三十位好朋友來祝福。或許這風潮會從某網紅的單人婚禮開始?
「活在當下」並非空洞的心靈雞湯,而是至關重要的提醒。因為與我們同行的那位,此刻就與我們同在。沒有比日常更神聖的空間了,讓我們成聖的場所就在當下,而不是在尚未到來的下一刻或者更遠的時刻。 每棵樹都存在於所屬的位置,無法複製貼上,各有不同的樣貌。
2025年MLB新賽季將於3月18、19日,在日本東京巨蛋正式揭幕,對戰組合為去年世界大賽冠軍洛杉磯道奇與國聯強權芝加哥小熊,本文為大家整理賽事時間、觀戰重點及相關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四 建立現象學的胡塞爾的意義範疇理論則來自他以傳統語部分類為藍本的純邏輯語法構想。[Bar-Hillel 1957] 在反心理主義的驅使下,他試圖把意義處理為獨立於主體心力以外的客觀的東西。實際情況則複雜得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九 亞里士多德的語法觀點有其邏輯上的需要。他的詞項邏輯 (term logic)52 處理的都是屬於後人稱作「直言命題」的句式。 撇開量詞不談,直言命題可以簡化為一個基本句式﹕主語 + 謂語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舉出理論,在某些狀況下,不能證明「某類型事物」的「真假」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三 在柏拉圖的影嚮下,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 (term logic) 只處理一種句式,就是主語-謂語結構的句式。他的邏輯提出了一個有的效論辯理論,稱為「συλλογισμος」,嚴復 (1854-1921) 在節譯約翰•史都華•密爾 (Joh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四 在《符號邏輯及其應用》[MacColl 1906] 一書中,麥哥對「陳述」(statement) 和「命題」(proposition) 作出區分。他的符號邏輯將「陳述」定義為任何用於表達訊息的聲音﹑記號或符號 (或對聲音﹑記號或符號作出的任何排列)﹔「命題」則定義為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4 函算語法 1.4.1 語法範疇理論導論 四 建立現象學的胡塞爾的意義範疇理論則來自他以傳統語部分類為藍本的純邏輯語法構想。[Bar-Hillel 1957] 在反心理主義的驅使下,他試圖把意義處理為獨立於主體心力以外的客觀的東西。實際情況則複雜得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1.2 函數概念小史 1.3 弗雷格的函數概念 九 亞里士多德的語法觀點有其邏輯上的需要。他的詞項邏輯 (term logic)52 處理的都是屬於後人稱作「直言命題」的句式。 撇開量詞不談,直言命題可以簡化為一個基本句式﹕主語 + 謂語
Thumbnail
2023.1.15 設x求一個未知,有兩個就加y。
舉出理論,在某些狀況下,不能證明「某類型事物」的「真假」性
Thumbnail
1.0 從函數到函算語法 1.1 句子成份 三 在柏拉圖的影嚮下,亞里士多德的詞項邏輯 (term logic) 只處理一種句式,就是主語-謂語結構的句式。他的邏輯提出了一個有的效論辯理論,稱為「συλλογισμος」,嚴復 (1854-1921) 在節譯約翰•史都華•密爾 (Joh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四 在《符號邏輯及其應用》[MacColl 1906] 一書中,麥哥對「陳述」(statement) 和「命題」(proposition) 作出區分。他的符號邏輯將「陳述」定義為任何用於表達訊息的聲音﹑記號或符號 (或對聲音﹑記號或符號作出的任何排列)﹔「命題」則定義為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Thumbnail
有一種推理小說,大部分看過的讀者只會跟你說:「我什麼都不能說,總之看吧!」 聽到這句話,讀過一定數量的推理小說的人便會立即猜到該小說八成是加入了稱為「敘述性詭計」的誤導技巧。但有趣的是,你知道敘述性詭計是日本推理小說用語,不存在於歐美創作當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