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玉米與大豆- 整地、開溝、覆土、鎮壓四步驟

2024/01/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小片田是空的,於是用手播方式種玉米、大豆來練習經驗。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大,連續種植又要維持高產的話需要添加肥料,但因為化學肥料施用而導致土壤劣化,長期單一性的種植也會導致病害增加,所以若能間作豆科如大豆,以豆科作物固氮的特性,能補充土壤肥力,同時能減低雜草,減少對除草劑的使用,並減少病害。

這樣禾豆混植的作法,其實日本倡導自然農法的福岡正信在「一根稻草的革命」書中便有提出,在現代業界,其實在畜產試驗所墾丁分所、美國有機與生態農業界都有在實行,Yuren也因為實驗之故,進行了許多年。

玉米與大豆間值看似簡單,但因為兩種作物彼此間對陽光、水分與養分的競爭與適應能力不同,其實在種植環境、品種、管理與收成上,還是要不停收集經驗,才能熟悉這種生產模式,因此今年再種一次。

一般大面積玉米、大豆混植會以中耕機、曳引機等機器種植,但我們只有一小塊,就用手播練習手感,之前中耕機打鬆(前後兩次)的田,算整地完成,進行開溝。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7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 槺榔野farm- 再生農業實踐基地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38會員
30內容數
Nipa從事寫作、教學,Yuren是個有18年經驗的農夫,在台南佳里長期種米、雜糧、管理果樹。2019年兩個人並在七股經營一個小型農場,面對氣候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用再生式農業的思維去實踐。這裡是農耕日誌、他們對農業的一些觀察、碎碎念,還有從一小塊土地出發,開展的食物、生態、社群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