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如何種玉米與大豆- 整地、開溝、覆土、鎮壓四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小片田是空的,於是用手播方式種玉米、大豆來練習經驗。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大,連續種植又要維持高產的話需要添加肥料,但因為化學肥料施用而導致土壤劣化,長期單一性的種植也會導致病害增加,所以若能間作豆科如大豆,以豆科作物固氮的特性,能補充土壤肥力,同時能減低雜草,減少對除草劑的使用,並減少病害。

這樣禾豆混植的作法,其實日本倡導自然農法的福岡正信在「一根稻草的革命」書中便有提出,在現代業界,其實在畜產試驗所墾丁分所、美國有機與生態農業界都有在實行,Yuren也因為實驗之故,進行了許多年。

玉米與大豆間值看似簡單,但因為兩種作物彼此間對陽光、水分與養分的競爭與適應能力不同,其實在種植環境、品種、管理與收成上,還是要不停收集經驗,才能熟悉這種生產模式,因此今年再種一次。

一般大面積玉米、大豆混植會以中耕機、曳引機等機器種植,但我們只有一小塊,就用手播練習手感,之前中耕機打鬆(前後兩次)的田,算整地完成,進行開溝。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7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農場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十一月底就結結實實地展開白蘿蔔大餐。 從小條、大條、略有瑕疵的,都有因為尺寸、狀況不同各有煮食方法,而成為從初冬延續到春天的白蘿蔔滋味。 這次收的蘿蔔許多都很小條
也許你在車行經過田間,看到三角錐狀樹立起來尖尖在日曬的枝葉,那是在曬芝麻黑芝麻主要在善化、安定、西港、佳里、七股、將軍一帶生產,往北到朴子,南到恆春,是八月中到十一、二的一種特用油料作物。 你知道芝麻怎麼採收嗎?地產芝麻有什麼特色嗎?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
經過前一年初耕豐收的新鮮和喜悅,奇妙的,在下一年(2022年秋冬)要種植時,竟沒有想像中興奮,而有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 也許小農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入的時間和精神不斷增加,還是會質疑自己:我為什麼要耕作?
冬季蔬菜已經到了種植季尾端的尾端,雖然較主要的馬鈴薯和紅蘿蔔已經用機具種在朋友的田裡,但因為這兩樣作物過去兩年在農場有很好的收成,為了不失去手感,今年還是留了一畦半的空間,練習小面積的種植經驗。
槺榔又稱台灣海棗,是從冰河時期留下來的原生植物,分布在台灣濱海一帶,能承受貧脊土壤、耐鹽抗旱,頭頂著尖刺葉形結穗如檳榔豆,高大筆直的槺榔樹突出於沙丘地表,至今西部沿海仍有許多村落以槺榔命名。 即使是一個小地方,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本主題即以台南七股槺榔,一個位於曾文溪河口北岸的農場為出發的生活故事。
十一月底就結結實實地展開白蘿蔔大餐。 從小條、大條、略有瑕疵的,都有因為尺寸、狀況不同各有煮食方法,而成為從初冬延續到春天的白蘿蔔滋味。 這次收的蘿蔔許多都很小條
也許你在車行經過田間,看到三角錐狀樹立起來尖尖在日曬的枝葉,那是在曬芝麻黑芝麻主要在善化、安定、西港、佳里、七股、將軍一帶生產,往北到朴子,南到恆春,是八月中到十一、二的一種特用油料作物。 你知道芝麻怎麼採收嗎?地產芝麻有什麼特色嗎?
洛神花因其耐旱特性,成為臺灣南部小農熱愛種植的作物之一。除了傳統的洛神花茶外,今年聖誕節從BBC卡通影片裡,學到了聖露西亞島的洛神花食譜,洛神花汁加上柳丁汁、香料,加上糖熱熱的喝,瑰麗如紅寶石,充滿一種聖誕紅酒的魅力,為什麼洛神花也會遍佈西非、加勒比海、南美洲,成為一種跨文化的飲料呢?
經過前一年初耕豐收的新鮮和喜悅,奇妙的,在下一年(2022年秋冬)要種植時,竟沒有想像中興奮,而有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 也許小農會面對這樣的情形,投入的時間和精神不斷增加,還是會質疑自己:我為什麼要耕作?
冬季蔬菜已經到了種植季尾端的尾端,雖然較主要的馬鈴薯和紅蘿蔔已經用機具種在朋友的田裡,但因為這兩樣作物過去兩年在農場有很好的收成,為了不失去手感,今年還是留了一畦半的空間,練習小面積的種植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株帶刺的植物是什麼品種,在網上相關的資訊少,經過詳細了解,才知道它名為非洲霸王樹。它有「散尾葵」別名,覺得是葵樹。有人猜它是仙人掌。到底是什麼植物?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Thumbnail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Thumbnail
菜豆是很重要的蔬菜。雖然台灣與中國的華人是食用它未成熟的嫩莢,但是在歐、美、非以及台灣的原住民,成熟的菜豆種子卻是很重要的糧食。 我們因為主要吃嫩莢,所以不會有什麼機會看到豆子的顏色。 但是,菜豆的種皮其實有非常多不同的顏色,甚至還有花的!到底是什麼機制,控制菜豆的種皮顏色與花紋呢?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在家裡種植貓薄荷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為貓薄荷對貓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提供一種娛樂和放鬆的方式,同時也可以增加貓咪的運動量和促進消化。下面將介紹在家中種植貓薄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種植方法: 選擇合適的種子: 首先,你需要選擇適合的貓薄荷種子。這些種子通常可以在花店、園藝店或在網上購買。確保選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株帶刺的植物是什麼品種,在網上相關的資訊少,經過詳細了解,才知道它名為非洲霸王樹。它有「散尾葵」別名,覺得是葵樹。有人猜它是仙人掌。到底是什麼植物?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Thumbnail
有時,它明明存在,我們卻意識不到。直到它不在了,我們才會發現它有多重要。那麼,我們該怎麼把它找回來呢?
Thumbnail
菜豆是很重要的蔬菜。雖然台灣與中國的華人是食用它未成熟的嫩莢,但是在歐、美、非以及台灣的原住民,成熟的菜豆種子卻是很重要的糧食。 我們因為主要吃嫩莢,所以不會有什麼機會看到豆子的顏色。 但是,菜豆的種皮其實有非常多不同的顏色,甚至還有花的!到底是什麼機制,控制菜豆的種皮顏色與花紋呢?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種子取出後,直接土耕種植即可 更新日期:113.08.09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玉米,在我們家似乎和其他的青菜有著不同的特殊地位。青菜負責提供營養、維持日常所需,而玉米則是用甜甜的香氣、QQ的口感擄獲大家的味蕾,為生活增添幸福的感覺。不僅可以當主食也可以當點心,最適合下午放學回到家肚子咕嚕咕嚕叫的小朋友。因此每年春夏之際,一聲「阿媽種玉米給你吃!」或許就是我家阿媽疼孫的方式吧。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在家裡種植貓薄荷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因為貓薄荷對貓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提供一種娛樂和放鬆的方式,同時也可以增加貓咪的運動量和促進消化。下面將介紹在家中種植貓薄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種植方法: 選擇合適的種子: 首先,你需要選擇適合的貓薄荷種子。這些種子通常可以在花店、園藝店或在網上購買。確保選
Thumbnail
種植玉米、大豆這樣的雜糧作物有四步驟:整地、開溝、覆土、鎮壓。 一行玉米(禾本科)、一行大豆(豆科)交替種植,稱為禾豆混植,為什麼要禾豆混植呢?因為在嘉南平原常見的玉米作物,包括食用的甜玉米、糯玉米,或是給動物吃的飼料玉米,對土壤的需肥量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