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種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勇敢辭掉工程師投入有機農業的阿仁

勇敢辭掉工程師投入有機農業的阿仁

➍《種土》

「台灣農業的狀況就像是進了加護病房,然後裝上了葉克膜。」

.

「土」出了問題,農民賺不了錢。但是養一個土,要十幾年的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則需要花上一輩子。生活已經夠痛苦了,誰又願意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

阿仁就是這樣的憨人,離開了待了10年的竹科,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堆肥場,每天撿垃圾。他不只是想要豐收的作物,他還想改善土壤。別人用「乾淨的土」,他用「濁土」,把別人眼中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東西。儘管這件事很困難,但是他變得很快樂,因為理想跟事業結合起來就是完美的事。

.

然而,「天公不疼憨人」。阿仁和友人培養的鳳梨儘管大豐收,卻始終敵不過市場機制,陪了好幾千萬。阿仁崩潰了,消費者離他們太遠太遠。每天撿垃圾、抓垃圾、養土、施肥、採收、包裝,才可以將作物賣出,這樣的辛苦只有身處其中才能完全體會。

.

與其說這是一部提倡環境保護的「自然紀錄片」,我覺得它更像是一部講述追夢的「人物紀錄片」。阿仁的失落,是現場的觀眾都可以感同身受的痛苦,那是用好幾年的青春歲月換來的。我們都知道,阿仁的身上扛著的除了有無數頓笨重的土,還有無數頓來自城市的垃圾。唯一讓他撐下去的,就是「種土」的初衷。遇到了問題,他就想辦法研究、遇到了技術限制,他就想辦法研究並發明新的機器。阿仁的內心再怎麼強大,卻還是敵不過這個社會。儘管結局卻一點都不勵志,但我們更可以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真實。

.

在影片中,導演巧妙地加入了繪本動畫,為嚴肅的議題注入一絲詩意,讓觀眾在緊繃的氛圍中得以稍作喘息,同時激發對這片土地全新的想像與共鳴。其中一段動畫描繪樹上長出塑膠的情景,完美呼應了阿仁的一句話:「彷彿這些垃圾(塑膠)都有了生命。」這一刻,荒誕與現實交織,將人們對環境的思考推向另一層深度。

.

此外,導演以高超的空拍技術帶領觀眾俯瞰整片棗園的全貌,細膩捕捉土地的肌理與生命力,讓我們對這片曾經的樂土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觸。而當楊大正的歌聲響起,溫暖的旋律與影像共鳴,我不禁被這份情感的洪流所牽引,深深感動於這片土地與人的連結。

.

阿仁的導師安和哥

阿仁的導師安和哥


而我也開始思考著,明明這個世界上已經有這麼多提倡環保的紀錄片、也有許多環保團體正在為台灣的環境努力著。回想當年,《正負2度C》、《看見台灣》沒有一部的感動是假的啊......但為什麼大家還是離台灣的農業那麼的搖遠?垃圾無窮無盡,塑膠無所不在,這些責任都太沈重了,卻沒有人看見、也沒有人在乎,就像阿仁說的:「連觀音媽都累了,離家出走。」。

.

最後,阿仁和安和哥進行了對談,他似乎領悟了這一切,大地是無情的,有感情的是人類,但萬物是平衡的,總有一天好事終究會發生。透過安和哥的清靜經,我們理解了農民的信仰,也理解了先人的智慧,我們理解了土地,也理解了人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J-avatar-img
2024/11/23
「做惡夢都在撿塑膠繩,好像太太身上的棉被也是塑膠做的」蠻駭人的...
地瓜嗓(さ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2
YJ 很難想像當初他們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79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精華重點: 1.紀錄片特點: 由顏蘭權導演執導,拍攝1,800小時影像,最終剪輯成142分鐘 溫和但有力地描繪農民日常生活 呈現農業與文化、經濟、氣候變遷的密切關係 2.台灣農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地零碎化,平均農地面積小於1公頃 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農民年齡超過65歲
Thumbnail
精華重點: 1.紀錄片特點: 由顏蘭權導演執導,拍攝1,800小時影像,最終剪輯成142分鐘 溫和但有力地描繪農民日常生活 呈現農業與文化、經濟、氣候變遷的密切關係 2.台灣農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地零碎化,平均農地面積小於1公頃 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農民年齡超過65歲
Thumbnail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Thumbnail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Thumbnail
過去的土地政策,導致台灣的農地零碎化,從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農民為了在有限的種植面積裡提高收益,通常會選擇透過講故事、重包裝…等方式,來提升附加價值。
Thumbnail
過去的土地政策,導致台灣的農地零碎化,從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農民為了在有限的種植面積裡提高收益,通常會選擇透過講故事、重包裝…等方式,來提升附加價值。
Thumbnail
將農民朋友適當導流,分流,從慣行土耕農業到設施農業,從設施農業到精確農業,都是可以發展的目標。
Thumbnail
將農民朋友適當導流,分流,從慣行土耕農業到設施農業,從設施農業到精確農業,都是可以發展的目標。
Thumbnail
土礱是一種古老的碾米工具,用來將稻子脫殼成為糙米。交大畢業的賴咏華決定將生命獻給農村,藉由讓「土礱」的技藝傳承,讓人、作物與土壤的關係不要消失,他相信他的努力有一天會被看見,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Thumbnail
土礱是一種古老的碾米工具,用來將稻子脫殼成為糙米。交大畢業的賴咏華決定將生命獻給農村,藉由讓「土礱」的技藝傳承,讓人、作物與土壤的關係不要消失,他相信他的努力有一天會被看見,一切都會是值得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