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詩

含有「聖詩」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聖詩,作為基督信仰的重要敬拜方式,其音樂性隨著時代演變,從典雅莊重的傳統聖詩發展到融入流行音樂元素的當代敬拜歌曲。這種變遷,不僅體現在旋律、和聲與演奏方式上,也反映出信仰表達與敬拜文化的改變。 傳統聖詩的特色 傳統聖詩(Hymns)通常具有簡潔流暢的旋律,以便於會眾吟唱。
Thumbnail
薇亦柔止-avatar-img
7 天前
偏愛英語版聖歌,像《In Christ alone》、《God nearer to thee 》、《O Come, O Come Emmanuel》等。 讚美之泉創作的,接近台灣流行歌曲。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薇亦柔止 感謝妳留言回應。💐
在我意識到有些禮拜聚會的音樂與詩歌形式不但不是喜好問題,而是有著根本的錯誤,甚至可能傳遞錯誤訊息,乃至於變成偶像崇拜,那可不能置身事外了。 禮拜詩歌的性質 禮拜詩歌是「會眾一起唱」的,基本上不管是那一間教會聚會,都一定有唱詩的橋段,基督教被稱為音樂的宗教不是沒有原因,音樂原本就是基督教文化非常重
Thumbnail
最近正好Christianity Today貼了兩篇跟敬拜音樂有關的文章(敬拜音樂有時是種情緒操控,我們能信任敬拜主領嗎?以及敬拜領袖需要神學家的幫助),而其實也是我長久以來質疑的部份,雖然過去在文章中也有零星提及,就趁這次做一下整理吧! 話說在前頭,我不是什麼音樂專業人士,論音樂我當然沒什麼專業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言 今年我花了九到十一月近三個月的時間上了浸神選修非學分線上課程 林汶娟老師的「如何聽懂聖樂」課程. 這位老師我在二十多年前好像曾經上過她的司琴專題, 印象中她是位把教會音樂介紹地深入淺出、生活化又很有內容的老師, 上完課後果真如此, 我必須說這堂課真的是「博大精深」! 內容橫跨兩千
Thumbnail
參加聖歌隊已經七八年,也常有機會在禮拜開始的時候帶領敬拜,起來上台唱歌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壓力很大的事情。 但凡事總有第一次,其實聖歌隊男生部常有機會唱四重唱,但因為都是男生部一起唱,所以一個聲部至少會有兩個人,基本上身邊都會有比我資深的人在,所以也只覺得還好,至於帶敬拜雖然是一個人而且要拿麥克風,但因
Thumbnail
這個中文翻譯得好!「切」,有決絕意,有全心全意,也有迫切,渴望意!「切」與「渴」前後對應! 台語的As the deer panteth for the water,「panteth 」翻成「切切欣慕」! 【切】,tshiat 文音!大部分做文言音讀,如「切磋,切言,切實,切題,切音。」 台語詞(
Thumbnail
原來,把聖誕節吃喝玩樂、狂歡達旦的內容淘空了,于我何加焉?原來,我不需要這種快樂聖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