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這件事:《遊戲王》並不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玩卡牌的故事。在漫畫的前期故事裡,「另一個遊戲」更像是一個黑暗人格的反英雄,會透過「黑暗遊戲」的方式,懲罰暴力分子、詐欺者或用威權的方式傷害別人的人。
其中一次,一名新聞台的「導演」來到主角們就讀的學校,一眼看中了遊戲看起來很好欺負的樣子,於是安排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假裝成學生,誘騙遊戲的學校角落,去拍攝「真正的校園霸凌」。
城之內發現之後跑來救遊戲,但是導演立刻讓攝影機轉向城之內,告訴他如果反擊的話,他施行暴力的畫面就會被放上全國電視,然後反過來踹了城之內一腳,無所謂地離去。
遊戲最後透過黑暗遊戲懲罰了導演,讓他的眼睛看到的畫面變成全都是馬賽克。讓他為捏造事實,以及用影像力量脅迫人的行為付出代價。
*
這兩天看到那篇學生分享自己在節目上遭到身材歧視的經歷時,很多片段讓我想到《遊戲王》裡的這段故事。就像故事裡發生的一樣,在「影像的權力」和「創造節目效果」這兩種巨大的暴力之下,學生被強行定義為一個應該被取笑的角色。
她沒有像遊戲那樣被工作人員拳打腳踢,但主持人三番兩次拿她的身材作為笑話的題材;沒有人像故事裡的導演那樣明白地說「你不能反抗」,但數台攝影鏡頭、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員和攝影棚的強光,都讓人感覺自己好像只能配合演出。
所以學生保持微笑,最小限度地為自己的付出辯護。沒能直接反過來要求主持人停止並為他的行為道歉,就像在鏡頭前,一瞬間感覺自己不能反抗的城之內。
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和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的罪行是反人類的。他們謀劃一場暴力侵犯,並稱之為電影,在全世界撥放。比命令人「演出受辱」還要更惡劣的,他們讓人活生生地受辱,並將這樣的屈辱呈現在螢幕上。
貝托魯奇在訪談中甚至說他並不後悔,他就是要那名女性受辱,他要她的反應「像個女人,而非女演員」。這樣的人應該要判處他所處國家所允許的最嚴厲刑責,但我們的世界給他的是坎城影展榮譽金棕櫚獎(終身成就獎),以及七十七歲高齡才癌症病逝。
我們不能把一個影視從業者在創作上的成就和他所做的非人行為拆開來,因為那些影視成就與他的非人行為是彼此交織的。這使得好萊塢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需要被MeToo浪潮敲醒的場域。也要求我們對於螢幕上看見的東西有更加清明的意識。
*
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有太多的歧視、傷害、嘲諷都是在「戲劇效果」、「綜藝效果」的包裝下被進我們的眼前。有無數校園霸凌都源自於這種「電視上看到的」、「網路上看到的」玩笑。我們要如何教育孩子們「這是錯的」,當無數鎂光燈下的名人都這樣說話時?
尤其,上節目的學生不是什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通告藝人,這絲毫不是什麼「協調過的橋段」,就是一段真實上演的霸凌,也沒有什麼「上節目本來就應該接受效果」的荒謬邏輯。
令人感到特別遺憾慍怒的是,即便到了這個時代,依然有許多人感覺不出這樣的「笑話」有什麼問題(就像那些許多都已經「成家立業」的前建中高材生所做的一樣)。也仍會有一些惡劣又愚蠢的人,用各種可笑的藉口去硬凹,說「沒想到柔道跟教練也是歧視」、「女權過剩,什麼笑話都不能講」。問題一直都很清楚,只是裝睡的人叫不醒,而且還特別愛在社群網站上顯露自己的無知。
對於這個事件,公視表示他們在錄影結束後立即像學生致歉,並表明會刪除該段不合宜的內容。並像主持人與製作單位再次強調,務必要避免涉及身材、外貌的冒犯玩笑。
這樣的做法是很重要的,因為只要明訂了包含那類行為的素材不能使用,他們再怎麼沒有意識,也必須調整自己製作節目的方式,停止這種傷人又影響社會風氣的惡俗行為。但整個節目組的人都是出社會多久的成年人了,還需要這樣提醒,實在是件非常丟人的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