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

含有「債券」共 8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全球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基本上面對自1970年代尼克森開始的雙赤字(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外加美元回流購買美債的體系在改變。簡單講,過去50年,全球玩的遊戲就是,美國負責花錢跟印鈔票,其他國家負責生產,生產完的資金回流美國去買美國政府公債。全球基本上都是這體制的共同受益者,也是共犯。當然,講得那麼白說
這篇文章針對現代人投資焦慮議題,提供一個穩健理財的觀點,強調在投資前應先穩定生活、專注本業,而非盲目追求快速致富。文章以過來人經驗提醒讀者,真正的財務自由來自於穩定的心態和生活,而非投機。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觀察美國國債(美債)是了解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短債和長債的收益率和供需關係,往往反映了市場對經濟前景、通膨預期和貨幣政策的看法。 債券 vs 股票市場 對照表 債券價格與利率反向:利率上升 → 債券價格下跌,利率下降 → 債券價格上升。 殖利率曲線倒掛:代表市場擔憂未來經濟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付費限定
讀者問題: 讀者A: 這波下跌也警覺到防禦板塊的重要性 讀者B: 主要是看債券分析
Thumbnail
匿名投票
你覺得我這樣服務性質的內容每月值多少錢?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Regan -avatar-img
2 天前
請教為何月定價格跟季還有年訂閱相差那麼大, 讀到的內容有差異嗎
The Insight-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Regan 感謝您提出的問題。通常在市場出現較大轉折時,才會遇到較為複雜的課題,這類情況並非經常發生,因此原本考慮採取單次月訂閱的方式,有需要時再訂閱即可,不必每月訂購。而規劃較長時間的訂閱,主要是為了協助大家打造交易系統。 不過,目前看來大家還是比較喜歡每月訂閱制,我正在收集大家的意見,可能會進行調整。謝謝你的支持🙌
基本上,本文筆者可能會分兩篇來寫,從不同維度來觀察事情,但是也可能不寫,只寫這篇。2025/4/10的美國市場很特別,股市,債市以及匯率三者通通下跌。從跌幅來看(筆者就不浪費篇幅寫數字),過去30年只出現過9次這樣的現象。筆者希望這現象不要成為趨勢,因為如果是趨勢,那代表不管川普與行政團隊繼續做甚麼
這次股災造成幾個現象,供投資人思考決策。 股市估值合理化 再最後一天崩下去,是以公司完全不賺錢的年度去殺估值的。以台股來說測出了下次經濟循環的底,正常的衰退下次17000點見。股市目前的估值已經恢復到合理偏便宜的程度,即使領息需求,高股息ETF也勝於公司債。 市場動能恢復
kidd-avatar-img
3 天前
長老您好 小弟 美債約30% 美債正二約10% 台股個股(主要台積、鴻海、欣興)約60% 目前個股賠了32% 此時是否建議全部賣出個股,一半流現金、一半買正二? 會有什麼建議? 感恩大大,感謝。若有不妥還請告知。
一貓人我的超人-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海豚 沒錯 然後美債正二快點賣掉 沒配息又有耗損
■股債雙跌,市場絕不會照著你的劇本走 從 4/7 到 4/9,短短三天,我的總資產就跌了 -10.64%。雖然看起來跌很多,但其實比大盤的 -18% 好不少,主要是因為我有配置一部分債券,才讓跌幅稍微「溫柔一點」。一開始我以為這波由關稅戰引發的系統性下跌,應該會讓債券成為避險的標的,結果…
深邃月光-avatar-img
4 天前
沒有資金加碼,那就看戲吧!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懸緝-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深邃月光 確實,只要不賣出持股,長期價格還是會回來的
付費限定
美國-CNN恐懼與貪婪指數 |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恐懼與貪婪指數(Fear and Greed Index) 是由美國金融網站 CNNMoney 提出的指標,用來衡量市場情緒,特別是對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該指數反映了投資者在市場中的心理狀態,從極端的恐懼到極端的貪婪,並指出這些情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市場#指數#投資
付費限定
折溢價(Discount/Premium)通常是用來衡量某項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基金等)在市場上交易價格相對於其內在價值(或面值)的差異。其公式可以依照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有所不同,下面將提供一些常見情境下的計算公式。 1. 股票的折溢價 對於股票,折溢價通常是指股價與每股淨值(Book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市場#債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