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

含有「公司治理」共 5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多數IPO成敗關鍵在於公司內部治理,而非財報數字。作者以「冰山」比喻IPO過程中,董事會容易忽視的四個組織暗流:過去的成功文化、權力平衡賽局、未知風險與系統治理。文章並重新定義法務主管的角色,強調其應從法律守門員轉型為CEO身邊的「總參謀長」,協助企業識別、管理風險,打造完善治理體系。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將法務策略從被動的風險控管提升到主動的商業模式設計,協助科技公司在複雜的法規環境中創造商業機會,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完善的公司架構設計,同時開拓商業及國防市場。
Thumbnail
企業法務風險管理升級:從靜態文件審閱到動態風險連動治理。透過「智慧型法務風險儀錶板」,將各個合約及法律文件視為一個相互關聯的商業風險生態系,預見風險連鎖反應,提升決策品質,創造營運效率,體現法務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企業法務策略應從被動遵守法規轉變為主動塑造市場,以創造非對稱優勢、建立持久護城河及掌握產業領導權。文章以金融科技公司為例,說明如何挑戰過時法規,聯合其他公司組成聯盟,影響立法,最終改變產業生態系,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公司內部鬧分裂,董事會決議暫緩發紅利,但股東會早已合法通過發放案。最高法院認定,股東因此取得請求權,公司仍須照數發放,甚至要補利息。董事會不能拿內鬥當藉口,剝奪股東權益。
本文深入解析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定義與追溯其從SRI、CSR的早期概念演變至2004年《Who Cares Wins》報告誕生的發展脈絡。
最高法院明確指出,公司未經股東會特別決議所進行的重大讓與,若交易相對人為善意第三人,公司不得主張對抗。這項見解確立了交易安全高於公司內部瑕疵的原則,避免將治理風險轉嫁外人。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企業買自家股票,EPS變漂亮,股價跟著嗨?這「股票回購」和直接發「股息」到我們口袋,究竟哪招對投資人的現金流更有保障,尤其當市場風雨欲來?更別說,這背後有時還牽涉到公司財報的巧妙安排。羊羹我這次想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些操作,看看這場金錢遊戲的箇中虛實。
Thumbnail
共 1,754 家上市櫃公司接受評鑑,營造(廠)股的表現如下,同時回溯至 2021 共 4 年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4/30
買股參考。謝謝。
 以下是秋哥將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的內容,歡迎各位提供意見,討論修改完畢後,下星期一秋哥就會送件。「依現行公司法§172-1,股東會提案門檻,為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且依經濟部函釋見解,公司法§172-1所謂「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之股東」,並不以單一股東為限,亦得以數股東合計.....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