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呢喃

含有「只是呢喃」共 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可能看過很多大山大景,但是看見只是台灣街道某一個瞬間,可能下一秒鐘,回憶就會充斥你的腦門。 那可能只是你吃過的鄉下冰店;那可能只是跟初戀情人初次約會的地方。或許只要一張照片就可以帶我們旅行。只要那個瞬間是為了自己心中真正所要拍的攝影就好。 無關乎對焦、透圖、光影,因為你拍攝的是一道記憶。
Thumbnail
4/5白日夢冒險王
小倖-avatar-img
2024/02/17
老鳳大大,有欸,我試著翻過去任何一張相片,都能回想到當時拍攝下來的心境😉很慶幸在每個時刻拍個照片,現在又更方便可以看得到日期何年何月拍的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7
小倖 就是一個資深青年?孩子都五歲了,哈哈哈。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稱肥宅
上週末前往了路過了臺灣文學館,看了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特展,以及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 常設展。如果剛好路過台南的朋友們真的可以抽空前往,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2/01
「你一動筆,文學就開始了」 也太令人感動的一句文案了!!!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1
Emma Tsai 超厲害,那個展裡面還有很多金句,但限於帶著小童逛展,只能大略瀏覽,有很多很棒的文字在那邊。
Randy Pausch在生命最後的演講中,分享瞭如何保持快樂、克服障礙以及想對孩子傳遞的訊息。這場充滿正向思考與對於渴望事物的渴求的演講,將會成為他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指南。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4/01/15
我好像知道他(不確定是否同一人,我晚點再來確認),記的有出書。那時又想過要買,但不知道有影片。感謝分享~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5
Emma Tsai 有出書沒錯。不過我沒看書倒是看了影片。改天來找找書
閱讀不會停歇,而是彼此都在這樣的浪潮之中追尋自己的棲身之所。紙本書即便不再是唯一首選,即便開始凋零,但它可能還會走下去,走到下一個載體已經不能裝載的世界之後。書本作為知識傳遞的載體,承載著寫作者完整的脈絡,為傳遞有用資訊的工具。然而,時代持續變遷,知識載體也隨之轉變。
Thumbnail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1/01
感謝您的分享!我一直很好奇,電視廣告商願意花大把時間,用故事、歷史、經典,好好包裝「黑咖啡」。是因為食物是消耗品,能帶來無止盡的消費力?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01
CV教養生活 感謝回覆,品牌銷售就不是我涉及的範圍,這應該就取決於業主要如何經營「品牌」吧。以及這個品牌是走到它業界範圍中的哪一個階段,要以什麼姿態宣傳,譬如越是廣為人知的品牌,要做的廣告最需要耐人尋味,可能看完廣告像是看了電影,但實際上只是要宣傳品牌核心理念;而越是需要發掘新用戶的品牌則是要以更快速直接方式讓觀眾瞭解它是什麼。至於書本的行銷方式其實也在質變,去年還是前年也有一波tik-toker介紹書,直接讓有些書重新爆賣的狀況。書無論以商品本質或者是作者品牌角度,要砸下另外一筆錢做「品牌廣告」這種事情真的是相當辛苦的事情,通常書要賺錢應該已經不容易,更別說是要以非典型的方式廣告。
付費限定
無論你是要與他人一同競爭「娛樂」或者販賣「需求」, 相信你的數位商品文案、價格應該要替你說話。 如果你還沒打出文案說服自己成為第一個購買者,絕對還有可以改善的空間。
Thumbnail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12/12
寫得好完整。哥最後又將重點收攏了一次,太貼心了~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2
閒人|Kuiza 每次要寫結尾都要想一下,後來就copy表頭了,哈哈哈。說到這個,也感謝你的數位商品支持。
付費限定
殘存腦海中的一句話 以一篇〈皮米衍與莎蓉|曾經有一份真摯的Vocus Premium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文章弔念已經準備要來離去的vocus Premium,雖然是以較為抒情方式來說明這件事,但隱含在裡頭的卻是另外一個事實。早在Premium停止服務消息之前,就有一個疑問在腦中殘存著。
Thumbnail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20
直覺心靈-直覺占星 感謝!
付費限定
其實之前沒有寫過類似關於「寫作」本質的主題,原因其實有幾個。第一個是覺得自己並非什麼真的作家,也沒有什麼實績,就是一個喜愛寫作的業餘小說家,而且關於我提到的一些要點,連同自己也還在調整與嘗試。 以下為一個業餘小說家的個人經驗分享,如果有一樣在長篇小說路上奮鬥的同好們,也可以一起分享你的看法。田調、
Thumbnail
白稜-avatar-img
2024/02/03
靜置超重要,我自己是寫完(不管長短),就直接封存然後遺忘,直到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某天才會在封存那雜七雜八的文檔中偶然找到之前寫的東西,然後再撈出來改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03
白稜 靜置也是我寫了一段時間後體悟的。覺得相當重要的部份。有時候一頭熱,並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東西。感謝你的回覆~
付費限定
感謝閒人|Kuiza所寫的【反思】Podcast 停更2.5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文章,讓我回想起過去長期聽Podcast以及胡搞曾經錄製Podcast的經驗。以下就針對Podcast聆聽、錄製進行分享,也歡迎有在錄製與聆聽Podcast的格友們分享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Mercteria-avatar-img
2023/11/02
自己之前也有試著錄過Podcast,不過目前也是暫時休耕,希望未來還有契機重啟...感覺一個人錄製的話,真的就跟很多前輩所說的一樣,如果沒抓好正確節奏的話,就容易從陪伴變成授課感,最後連自己準備起來都有點壓力...
老鳳-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1/02
Mercteria 加油加油,若是感覺太像授課的話,說不定也是種風格,也未嘗不可。不過這完全取決於host自己的決定,而我們的心會說話,感覺對了很多事情就會順利起來
付費限定
感謝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分享的你是誰?誰又是你?文章,裡頭提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問卷。一共有一個28題的問卷,在瀏覽完這個問卷後,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題材,因此我也試著來寫寫看。 由於題目涵蓋的範圍很廣,有表象的也有內在成份存在,如果有興趣的格友們,也可以一同來玩玩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