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這樣的文字可以嗎?|只是呢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殘存腦海中的一句話

以一篇〈皮米衍與莎蓉|曾經有一份真摯的Vocus Premium擺在我面前,我卻沒有珍惜〉文章弔念已經準備要來離去的vocus Premium,雖然是以較為抒情方式來說明這件事,但隱含在裡頭的卻是另外一個事實。早在Premium停止服務消息之前,就有一個疑問在腦中殘存著。

無論是專題、沙龍、數位商品,都有一個不能忽視的直拳問題──

那就是路過的讀者為何要買單你的創作?

憑藉的是過去在社群累積的信任感?還是你的商品真有獨特之處?背書你的是什麼?外在的資訊還是內在蘊含的姿態。而這個問題放諸四海,似乎都有可以盤問自己的機會。將一個活在2020-2030年代的人切割成100份比例的資訊流,我能夠從中找到1份時間軸的機會嗎?能夠讓人們「暫時放棄」閱讀其他機會的原石,我擁有那種東西嗎?

還是我也只是那雜訊世界的一部份,也許努力地飛舞、盤旋,試著從中汲汲營營地擷取一部份成為真實?我能夠擁有讓他人停下的機會嗎?回顧一路創作的過程,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多個年頭,說放棄也做過了幾次,而如今站在一個平衡的交會點上。每天都有些產出,也有許多計畫正在進行中,但卻有一種「重新來過」的感覺。


缺席了名為「為生活努力」的生活

我啊──已經缺席了名為「為生活努力」的生活。那種生活努力倒也不是真的沒做什麼事情,而是對比那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關心的努力,我活像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不管是兼差、創業、在本職工作上擴散更多可能,他人的副業是可以賺取到支撐部份生活的費用,每一天努力,像是正向循環前行。

而我卻沒辦法恣意地覺得自己可以為生活做出什麼好的改變,光是靠著之前微薄的Premium繳個生活費用,似乎已經是最低微薄的幫助了。然而單純只是「認真」,沒辦法帶來真的實質幫助。

還可以有更多改變嗎?

生命的一年又一年過去,若維持一樣的方式持續下去,那些不被青睞的作品不一定會有逆轉的機會。我與成功售出IP一直有著遙遠的距離。我想起了編輯曾經講過的一句話:「有的時候不是可不可以,而是來來往往之間,時間就過去了。」當時我還沒辦法意會對於我們這些業餘的作者本質而言的「時間」是什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15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坡上的擬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1.1K會員
363內容數
母體錯置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亂度的總和 的其他內容
其實之前沒有寫過類似關於「寫作」本質的主題,原因其實有幾個。第一個是覺得自己並非什麼真的作家,也沒有什麼實績,就是一個喜愛寫作的業餘小說家,而且關於我提到的一些要點,連同自己也還在調整與嘗試。 以下為一個業餘小說家的個人經驗分享,如果有一樣在長篇小說路上奮鬥的同好們,也可以一起分享你的看法。田調、
感謝閒人|Kuiza所寫的【反思】Podcast 停更2.5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文章,讓我回想起過去長期聽Podcast以及胡搞曾經錄製Podcast的經驗。以下就針對Podcast聆聽、錄製進行分享,也歡迎有在錄製與聆聽Podcast的格友們分享自己的看法。
感謝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分享的你是誰?誰又是你?文章,裡頭提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問卷。一共有一個28題的問卷,在瀏覽完這個問卷後,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題材,因此我也試著來寫寫看。 由於題目涵蓋的範圍很廣,有表象的也有內在成份存在,如果有興趣的格友們,也可以一同來玩玩看:
這聽起來有些反現代,是嗎?也許是資訊過於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哪一種自媒體工作者,都得要在時間截止之前將東西送在觀眾前。可能是一個想法、一個影片、一集節目、一個完整的作品,但你我都清楚這不可能是「每日的幸運」。 雖然──「經營自己」已經是一種必要的顯學,所謂的一人公司、當自己的CEO,Whatever哪
若有看日本小說的人,多多少少應該聽過「東野圭吾」,如果曾經看過書的人,應該不難在書的序找到一個令人深刻的導讀,裡面寫了東野的發跡與過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寫出「嫌疑犯X的獻身」之前的狀況,當時首部即像是巔峰的他在拿到「江戶川亂步獎」便辭去了大阪的正職工作,前往東京尋夢。 不過在
回想一下每份工作讓你離開的原因以及未來轉職的可能性,最後發現決定權似乎都在你的手上(雖然最後都是別人的問題才會讓你離職,不管是心、錢、什麼鬼都是)。而你身為遊戲者,的確可以拿捏你會在這部遊戲該要怎麼執行下一步。你在遊戲之中可以決定你是圖鑑收集家、也可以決定自己是一個單純的悠閒玩家,而在工作上,Why
其實之前沒有寫過類似關於「寫作」本質的主題,原因其實有幾個。第一個是覺得自己並非什麼真的作家,也沒有什麼實績,就是一個喜愛寫作的業餘小說家,而且關於我提到的一些要點,連同自己也還在調整與嘗試。 以下為一個業餘小說家的個人經驗分享,如果有一樣在長篇小說路上奮鬥的同好們,也可以一起分享你的看法。田調、
感謝閒人|Kuiza所寫的【反思】Podcast 停更2.5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文章,讓我回想起過去長期聽Podcast以及胡搞曾經錄製Podcast的經驗。以下就針對Podcast聆聽、錄製進行分享,也歡迎有在錄製與聆聽Podcast的格友們分享自己的看法。
感謝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分享的你是誰?誰又是你?文章,裡頭提到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問卷。一共有一個28題的問卷,在瀏覽完這個問卷後,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題材,因此我也試著來寫寫看。 由於題目涵蓋的範圍很廣,有表象的也有內在成份存在,如果有興趣的格友們,也可以一同來玩玩看:
這聽起來有些反現代,是嗎?也許是資訊過於爆炸的時代,無論是哪一種自媒體工作者,都得要在時間截止之前將東西送在觀眾前。可能是一個想法、一個影片、一集節目、一個完整的作品,但你我都清楚這不可能是「每日的幸運」。 雖然──「經營自己」已經是一種必要的顯學,所謂的一人公司、當自己的CEO,Whatever哪
若有看日本小說的人,多多少少應該聽過「東野圭吾」,如果曾經看過書的人,應該不難在書的序找到一個令人深刻的導讀,裡面寫了東野的發跡與過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寫出「嫌疑犯X的獻身」之前的狀況,當時首部即像是巔峰的他在拿到「江戶川亂步獎」便辭去了大阪的正職工作,前往東京尋夢。 不過在
回想一下每份工作讓你離開的原因以及未來轉職的可能性,最後發現決定權似乎都在你的手上(雖然最後都是別人的問題才會讓你離職,不管是心、錢、什麼鬼都是)。而你身為遊戲者,的確可以拿捏你會在這部遊戲該要怎麼執行下一步。你在遊戲之中可以決定你是圖鑑收集家、也可以決定自己是一個單純的悠閒玩家,而在工作上,Why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今日心血來潮時,到網上隨意翻看文章,發現有篇很有趣的提問「如果真的有人發明時光機,可是代價是讓你捐出你所有的資產,或者貢獻你的五感,甚至器官,你會願意嗎?或者你會讓回憶成為回憶,安分的期待未來?」 原本以為這件事情,會隨著我回復的留言就此落幕,然而這個問題卻一直不間斷在我腦袋瓜打轉,心中浮現一種莫
Thumbnail
實在是唸了一篇自己既想要讚美又忍不住一直幹瞧的文章後,想要跟各位創作者分享及討論這一個題目。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三月說好要寫長篇小說,不過進度大落後,因為最開始時一直抓不到感覺,寫出來的成品連自己也過不了,越心急越寫不下去,心裏極度焦慮。 認真思考後,隨即發現問題所在,我所寫的內容都是「講」出來的,而好看的小說應該是「演」出來的。如果我單純講述一段關係怎樣怎樣,那顯然索然無味,我必須透過劇情讓讀者感受到那是
Thumbnail
覺得不知不覺 , 寫作也邁向一年了 原本熱忱漸漸開始變得無感. 有的時候靈感還真的很調皮餒 霎那間就出現那一下下 . 之後莫名消失一陣子. 說真的我不知道 這是不是 寫作家的通病 不過對我來說把自己過好 把所有趣事一點一滴 當作文章慢慢寫入在稿中 也許有人看 也許有人不會看
Thumbnail
三年前吧,一個小說的雛型在我的心裡醞釀。 它面貌模糊,隱約有樹幹,沒有枝椏跟葉片,就別說開花結果。那時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現在還是,但比過去有耐心),想可能是很大世界觀,深覺實力追不上想像力。 原本想寫的,是靈魂跟肉體的約定。 今天限動外星人講,從 2018 年追蹤我的限動到現在,我的高我總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在遇見vocus以前,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寫下自己的心情 甚至已經遠久到我想不起來上次寫出自己心情是甚麼時候了 時光飛逝,再回想起那個曾經愛在網路上寫下心情的自己...好陌生 還記得以前打一篇文章,形容一個感受,都是輕輕鬆鬆 甚至還很自傲的覺得自己的用字遣詞很好 但,就在打這篇文章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小說作者面臨著娛樂市場的挑戰。讀者變得更喜愛快節奏的故事,而忽略了深刻的情感體驗。作為作者,堅持創作內涵豐富的作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了重要的責任。本文探討了這種變化的背景及其對創作風格的影響。
Thumbnail
今日心血來潮時,到網上隨意翻看文章,發現有篇很有趣的提問「如果真的有人發明時光機,可是代價是讓你捐出你所有的資產,或者貢獻你的五感,甚至器官,你會願意嗎?或者你會讓回憶成為回憶,安分的期待未來?」 原本以為這件事情,會隨著我回復的留言就此落幕,然而這個問題卻一直不間斷在我腦袋瓜打轉,心中浮現一種莫
Thumbnail
實在是唸了一篇自己既想要讚美又忍不住一直幹瞧的文章後,想要跟各位創作者分享及討論這一個題目。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三月說好要寫長篇小說,不過進度大落後,因為最開始時一直抓不到感覺,寫出來的成品連自己也過不了,越心急越寫不下去,心裏極度焦慮。 認真思考後,隨即發現問題所在,我所寫的內容都是「講」出來的,而好看的小說應該是「演」出來的。如果我單純講述一段關係怎樣怎樣,那顯然索然無味,我必須透過劇情讓讀者感受到那是
Thumbnail
覺得不知不覺 , 寫作也邁向一年了 原本熱忱漸漸開始變得無感. 有的時候靈感還真的很調皮餒 霎那間就出現那一下下 . 之後莫名消失一陣子. 說真的我不知道 這是不是 寫作家的通病 不過對我來說把自己過好 把所有趣事一點一滴 當作文章慢慢寫入在稿中 也許有人看 也許有人不會看
Thumbnail
三年前吧,一個小說的雛型在我的心裡醞釀。 它面貌模糊,隱約有樹幹,沒有枝椏跟葉片,就別說開花結果。那時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現在還是,但比過去有耐心),想可能是很大世界觀,深覺實力追不上想像力。 原本想寫的,是靈魂跟肉體的約定。 今天限動外星人講,從 2018 年追蹤我的限動到現在,我的高我總
Thumbnail
夢想不見得真的可以實現,但至少在未來的某一天,你能理直氣壯的說:「我盡力了。」 這樣,也不會有遺憾了。
在遇見vocus以前,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寫下自己的心情 甚至已經遠久到我想不起來上次寫出自己心情是甚麼時候了 時光飛逝,再回想起那個曾經愛在網路上寫下心情的自己...好陌生 還記得以前打一篇文章,形容一個感受,都是輕輕鬆鬆 甚至還很自傲的覺得自己的用字遣詞很好 但,就在打這篇文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