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含有「孟子」共 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雷冥的沙龍
2025/04/13
盡心下
四七、 1.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 公孫丑問曰:「何謂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是之謂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也。」 2. 注釋 1. 不仁:不具仁德,
#
孟子
#
思想
#
學習
1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2
盡心上
一、 1. 原文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 注釋 1. 盡其心:竭盡自己的內心本善之性。 2. 性:人的本性。 3. 天:天命、天道。 4. 存其心:保全、
#
孟子
#
學習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1
告子下
二一、 1. 原文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飢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
#
孟子
#
學習
#
白話文
2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1
告子上
一、 1. 原文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2. 注釋 1. 告子:戰國時期的
#
孟子
#
學習
#
聖人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1
萬章下
十、 1.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
#
孟子
#
學習
#
智慧
1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1
萬章上
一、 1. 原文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 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
#
孟子
#
學習
#
智慧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10
離婁下
二九、 1. 原文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2. 注釋 1. 舜生於諸馮:舜出生在「諸馮」,位於東方。 2.
#
孟子
#
學習
#
智慧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09
離婁上
一、 1. 原文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
#
孟子
#
學習
#
聖人
2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09
滕文公下
六、 1. 原文 陳代曰:「不見諸侯,宜若小然;今一見之,大則以王,小則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 孟子曰:「昔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尋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則枉尋
#
孟子
#
學習
#
聖人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04/09
滕文公上
一、 1. 原文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滕,絕長補
#
孟子
#
學習
#
聖人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