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奇

含有「微微奇」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老人保護不只是社會新聞,而是日常中隨時可能發生的事。從身體虐待、心理虐待到疏忽照顧與人權侵犯,這些行為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出現。我在機構裡觀察到許多「灰色地帶」,保護老人不只是避免傷害,而是尊重他們的選擇與聲音。本文分享老人保護的七大類型、常見誤區與實務經驗,並邀請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Thumbnail
這兩天發生老人捷運事件,又結合日常接觸到的那些長者,總覺得這個世界很多是對立的,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甚至僅是不抱有偏見都很難,只能想辦法保持善良吧❤️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今天也要發財吖 ˚✧₊⁎ ⋆。♡ 其實我自己看到捷運事件後,心裡的想法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因為現實真的不容易,保持善良並不代表要無條件接受冒犯或委屈自己。 有時候,老人保護或人際互動裡最難拿捏的,就是這個平衡「怎麼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守住自己的界線?」 或許我們做不到完美,但至少能提醒自己,每次互動時,先停一下,看看這一步是出於善意,還是出於傷害。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人對於接受幫助會感到羞愧與恐懼,誤以為求助是軟弱的表現。本文透過繪本《男孩、鼴鼠、狐狸與馬》中馬的智慧,重新定義勇敢的真意:願意說『幫幫我』才是最勇敢的行為。文章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接受幫助,破解『欠債』心結,提醒我們恩情是一種流動的愛。適合渴望自我接納與人際支持的你。
Thumbnail
三次免費心理諮商,真的夠嗎?我身邊的朋友使用過,但診斷成了沉重標籤,衝突時甚至被拿來當武器。這讓我開始思考:短短三次,能真正療癒深層的創傷嗎? 我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童年經歷、成長困境,以及後來選擇正念減壓作為修復方式的心路歷程。最後,也發自內心想聽聽大家的故事:諮商對你帶來過什麼影響?
Thumbnail
夜書語-avatar-img
2025/09/23
我沒用過,但根據自己以前諮商過的經驗,不覺得幫助很大。最終,人還是要靠自己走出來,或是直接「解決」問題的根源。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夜書語 感覺的出來,你對自己很誠實,也很清楚知道自己在什麼狀態下比較能呼吸。能夠這樣表達,已經是種力量。 有些人需要別人的支持才能慢慢靠岸;也有人像你這樣,先用寫作或對 AI 傾訴,整理完再自己撐過去。這沒有對錯,這是你在找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當諮商師無法給出我期待的建議時,反而會失望」這句,我感受到那份落差。其實很多時候,諮商師真的不是來「給答案」的,而是像你自己形容的「安全傾訴的容器」,幫助我們在裡面找到自己,然後帶回生活裡練習。 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調整自己,記得一件事:你的感受並不「多說無益」,它們很真實,也值得被看見;而你願意用文字整理、願意在這裡說,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照顧。
誤打誤撞,我通過了 Google Gemini Certified Educator 認證。 身為長照督導,我原以為這張證照和我的工作完全無關,但仔細想想,從照服員訓練、跨專業會議紀錄,到長輩活動設計,AI 都能成為助力。這張認證提醒我,專業可以跨界,工具能混搭,學習沒有界線。
Thumbnail
遇到靈異事件,你會害怕、否認,還是過度解讀?在農曆七月的午後,我從一位失智奶奶的話裡,看見了愛的延續。正念提醒我:面對未知,不是恐懼或逃避,而是用覺察、理性與祝福來安定自己。文中分享「正念五步驟」,帶你練習在不確定中保持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一位失智奶奶與亡兒「對話」的真實經驗,打破農曆七月鬼月的恐懼迷思,轉而以正念和陪伴的角度來看待靈異現象與記憶浮現。融合文化詮釋、些許個人觀點及正念練習,提供五個實用面對靈異事件的方法,強調愛與記憶的力量超越死亡,讓讀者以開放心態接納未知,找到內心平靜。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9/11
太剛好了吧~ 我昨天打了一篇文章是關於成長 裡面就有提到一個例子是 - 小的時候 總怕黑 所以請家人把燈掉 長大了時候 自己把燈關掉 總希望家人出現陪伴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1
Joker 哈哈,真的有巧喔!我能懂你寫的那份心情。 其實我想,奶奶她的兒子一定同樣很想念她。你說的『長大後想有人陪伴』,就像這份思念一樣,是一種很真實的需要。
長照機構中的照服員,是代替家屬照顧長輩的無名英雄。從日常生活到復能計劃,他們用耐心與專業守護長輩,也安撫了家屬的心。這篇文章寫下感謝與真實故事,帶你看見照服天使的辛勞與溫柔。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9/09
謝謝你讓我的家人在人生的尾端還有新的家人~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0
Joker J大,我看到『新的家人』,我真的偷偷笑出來,但也非常感動,因為在機構裡,我們常常不是“員工”,而是臨時被收編的女兒、兒子,甚至孫子😂。謝謝你這句話,在照顧的日常也成為了彼此生命裡的連結。下次會議,我可以在開會時跟工作人員分享一下了👍🏻。
src
投票
你在健保卡註記「安寧緩和醫療」了嗎?
VeinTRON-avatar-img
2025/09/06
我真生什麼癌症重大疾病,我也討厭我的身體被剖開器官被動手術,我也討厭麻醉劑,和醫院病床吊點滴,所以我媽幫我保甚麼重大疾病保險我都想要捐給孩童慈善公益機構,一半捐出一半留著。
微微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0
VeinTRON 我想其實很多人都有跟你一樣的感受,不想被過度醫療,也不想在病床上拖著身體受苦。我在長照現場常常看到這樣的矛盾,才會選擇預立安寧來替自己和家人先鋪一條路。而你提到把保險金捐出一半,留一半,這也展現了你溫柔的一面喔。
正念,不只是靜坐與呼吸,也包含我們與親密、慾望的相遇。性,其實是最真實、最強烈的當下經驗之一。當我們以正念的眼光看待它,不需要壓抑或逃避,而是學會在親密中覺察身體、情緒與界線,溫柔陪伴自己與伴侶。這是一段回到當下、擁抱真實的旅程,也是讓我們更深刻感受愛與自由的練習。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隨著戰後嬰兒潮世代快速老化,台灣高齡駕駛人數激增,伴隨交通安全及長者尊嚴課題。本文探討最新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高齡駕駛健康與認知檢測等完善法規,並提出替代交通方案與心理支持策略,兼顧安全與自主,打造高齡友善交通環境,守護長者行動權與生活品質。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