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工坊

#心靈工坊含有「心靈工坊」共 9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凱博文:美好善念,從何而來──《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選讀對我而言,她象徵著人性中最美好的善念,願意去正視他人所受的痛苦,並且奉獻自己的生命和工作,讓他人的生活(在實務上和倫理上)能夠有所不同,即使這些改變可能是有限而短暫的。我在這裡講述她的故事,因為她對於身陷貧窮和絕境的人們,懷有強烈的道德責任;因為她願意默默地行善,而不追求任何職業成就或公眾名利。
Thumbnail
2024-06-25
5
凱博文:解釋模式在慢性疾病醫療的衝突──《談病說痛:在受苦經驗中看見療癒》精選書摘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2024-06-24
5
5/5· 黑色吶喊:法農肖像
呂旭亞:與法農相遇──讀《黑色吶喊:法農肖像》在閱讀它的時候,法農的論述一再讓我想起陷入藍綠相爭的台灣政治與台灣民主運動。法農所關切的「如何生活在『二地之間』,又,所有的人為了成為人,如何能領會,並承擔這樣的二地之間。『我並不等同於我的根源,我不棄絕它,但我做為主體的命運卻把我推向他方』」,不也是我們現今的議題!?
Thumbnail
2024-06-20
8
將自己湧向你真正的夢想凡你所願,宇宙必成就 你滿意自己的創造嗎?當新的願望像音符般在內心躍動時,你感覺得到驚喜嗎?你只會接收到「你已經準備好要接收的東西」,那你準備好自己了嗎? 你的宇宙建立於全然的圓滿,宇宙無時無刻都在向你顯現,無論是令人稱羨的成就、鍾愛的關係,或是任何美好的事物。你之所以來到這裡,是為了體
Thumbnail
2024-06-12
16
連假第一天──陳依文詩集《棘冠薔薇》連假第一天 太陽爬起來了 你眼底的星星還沒醒 殘酷背後,又一次美麗的倖存
Thumbnail
2024-06-06
6
心想事成的三個步驟:《有求必應:22個吸引力法則》精選書摘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2024-05-31
6
歐文‧亞隆:我帶著一個謎團進入博物館,離開時變成兩個──《斯賓諾莎問題》開場白「不,重點不在這裡,和錢沒有關係。ERR對斯賓諾莎有某種神祕的興趣,羅森堡的官員,親自動手掠奪藏書的納粹份子,在官方報告寫了一句重要的話:『它們包括珍貴的早期著作,對於斯賓諾莎問題的探討,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在網路找到這篇報告,這是紐倫堡大審的正式文件。」
Thumbnail
2024-05-17
3
【活動紀實】2/4(日)《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新書分享會(楊舒涵、謝佳芳、魏與晟)《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提到的「心智化」是什麼?聽來專業,但就像是日常口語說「將心比心」這樣的能力,可以藉由思考他人行為背後的心智狀態與意圖,來了解他人行為的意義,也就是「可以從外界的視角看待自己,也可以從內在的視角看待他人。」
Thumbnail
2024-02-07
1
尼克.米奇利:致《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繁體中文版讀者我們希望閱讀本書的讀者及決定繼續接受MBT-C訓練的人不僅會在這項工作中找到新的想法,以支持你與孩子及家庭的工作,同時可以創造性地參與此處列出的模式,思考如何對其進行調整或修改,好適應廣泛的華語兒童與家庭的需求。
Thumbnail
2024-02-02
4
周仁宇:規劃完善導覽系統的兒童心智化主題博物館——讀《心智化兒童治療》《心智化兒童治療:與兒童及家長工作的實戰手冊》的出版對台灣的兒童心理治療領域相當重要。如果能以此為基礎,讓越來越多治療師投入MBT-C,將能協助許多在心智化上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們無法形成感官與想像間的正向循環,或是形成了但又因為某種因素而被打斷,因而陷入受制約反射影響的衝動或退縮當中。
Thumbnail
2024-02-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