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亞隆

含有「歐文亞隆」共 2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每當聽聞歐文・亞隆又出新書,總是珍惜無比,一個九十幾歲的心理治療師,更足以稱為這個時代的一個典範,每每不吝於分享他獨創的見解。讓人震驚的是,這本《心靈時刻》是亞隆在覺察自己因為年紀的關係,記憶力大幅衰退,遂嘗試「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
Thumbnail
本文從亞隆的故事中出發,探討「痴迷」現象,指出其本質並非取決於對方回應,而是心靈是否失去了與現實和自我的連結。無論單向或雙向,痴迷都是幻象投射的閉環。最終,唯有辨認幻象、重拾心靈自由與自我主權,才能從幻象中回歸真實,找回行動的力量與平衡。
Thumbnail
喬納森的療程令父親備感困擾,結束不久後,他就停止為病人看診了。但他並未就此停筆,如今正埋首書寫他宣稱的封山之作。由於記憶力衰退,而且無法再和以前一樣長時間專注,看來這次是真的了。但如同朋友和家人,聞者莫不莞爾,因為説歸説,「這是最後一本了」,老先生已經說了十五年,可靈感及著作還是源源不絕。
Thumbnail
 期中考後,老師不再只看成績,更關心學生背後的學習困難。他從《生命的禮物》一書中得到啟發,學會以陪伴和正向支持面對學生的低潮。透過傾聽與理解,幫助學生重拾信心,走回學習正軌。這本書雖寫給心理師,卻同樣適用於每位願意深入陪伴他人的教育者。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5/14
謝謝分享,長話不如短說,重點是溝通。
班傑明.亞隆  (文章簡稱Ben)為近千位台灣與大陸的讀者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Ben過去是個劇場工作者,目前則是心理治療師,尤其聚焦伴侶治療。他目前也努力結合劇場工作的經驗,心理工作,當助人更瞭解自己。此外,過去常常與父親歐文.亞隆(以下簡稱亞隆)合作寫「亞隆專欄」,裡面寫了很多的故事。 
Thumbnail
  有些人,譬如蘇珊,對他們來說,一次安排完美的介入或深度對談就可以成全他們的需要,這樣的人算是少數。一般來說,我不提倡短時間治療,説老實話,這種一次性的面會在我看來算不上是完整治療。沒錯,長期以來我都強力主張長期治療。之所以如此理由很多,最重要的是,我最在意的是幫助人們真正了解自己,而這是要花很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愛情劊子手》與歐文・亞隆談起,走進存在主義與波娃的《第二性》,串連閱讀、哲學與寫作的生命軌跡。作者以策略寫作為橋樑,探索語言如何承載自我與情感,並打造可用來生活與自我整合的思考資產庫。
Thumbnail
很推薦公視主題之夜的這個節目,它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們對死亡的多層次思考,結合情感的波動與生命的反思。節目深入探討死亡焦慮,並提出應對策略,幫助我們在家庭與社會中開啟關於死亡的對話。透過接納情感、活在當下、創造意義,我們可以減少對死亡的恐懼,並學會更加珍惜當下
Thumbnail
▐ CH 2 辨識死亡焦慮 「死亡最駭人之處不在於沒有未來,而是失去過去。事實上,遺忘即是某種形式的死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 CH 3 覺醒經驗 「不聽不聞是你應付痛苦的辦法。還有你的否認、酗酒、不安也是,只是這些再也行不通了。痛苦一直都在,當你關上一扇門,它會敲開另一扇門,進到
Thumbnail
「不,重點不在這裡,和錢沒有關係。ERR對斯賓諾莎有某種神祕的興趣,羅森堡的官員,親自動手掠奪藏書的納粹份子,在官方報告寫了一句重要的話:『它們包括珍貴的早期著作,對於斯賓諾莎問題的探討,非常重要。』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在網路找到這篇報告,這是紐倫堡大審的正式文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