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立場

含有「政治立場」共 1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當有長輩和晚輩討論某個話題,長輩闡述了他的經驗,而晚輩無法理解並加以反駁的時候,「你以後就知道」這句話就會從長輩口中出現。 「你以後就知道」這句話代表的是長輩經驗,晚輩沒有經歷過無法理解。所以這代表未來這件事情一定會發生在晚輩身上嗎? 我以前當晚輩的時候,我才不覺得我未來會和你們這些
限時公開
價值,從來不是天生就存在的,它是人們賦予的。相同的一塊石頭,在園藝師眼中是造景的素材,在藝術家眼中是雕刻的胚料,在孩子眼中則可能只是一顆普通的石子。價值因人而異,也因「圈子」而異。 當我們離開某個圈子,就很難再感受到那個圈子裡被視為重要的價值。舉例來說,在投資圈裡,人們談的是數字與報酬率;在藝
含 AI 應用內容
#台積電#投資#資產
付費限定
台灣股市從2017年上萬點之後,到現在最近突破新高來到24500點附近,這幾年只要買了之後放著,不要買太奇怪的股票,都能賺到錢。 所以臉書越來越多理財專家或是達人出現,教人如何投資。我看到一個影片說,投資應該分散投資還是集中火力呢?那位達人說,如果你的資產不多,應該集中火力,持股不超過四檔就好
付費限定
探討制度設計如何超越政治對立,成為和平的技術語言 在台海的語境中,「制度」往往被視為政治妥協的結果,是一種不得不的安排,是在主權爭奪與政權對峙之間的折衷。但我主張:制度不是妥協,而是語法。它不是政治的附屬品,而是文明的語言結構,是我們如何定義主體、如何分配權力、如何保障人民的技術語言。
🔹 一、從「法理」層面來看 【中華民國】是目前統治台灣的國家政體 它從1912年建國以來,就擁有完整的國號、憲法、國旗、政府架構 1949年遷台時,仍然「未宣告亡國」,法統延續 ✅ 所以在「法理上」: 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因此若有人「主張台灣獨立
Thumbnail
人生七十早已不是古來稀,接近九十歲早已成為大部份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壽命,事實是連路上的計程車司機都可能是八十歲的。我想不久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可能是會去到一百歲,而且會可能還會增加,很多人的外表都比較年輕算是一種預兆。 如果人類在三十歲之前的時候是年輕人;在三十至六十年是中年,而在六十歲以後應該都是
本文探討為何人們會後悔過去未投資臺積電或房產等標的,並分享避免後悔的方法。作者以自身預售屋購屋經驗,說明清楚評估風險和自身性格,才能避免事後後悔。
我第一次看過他的作品是在「火線交錯」裡面。雖然是個很有地位的知名日本演員。但我並沒有看過他其他作品。這部「我的完美日常」讓役所廣司在坎城影展中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是由一位我不認識的知名大導演在眾人意外的同意下,在東京拍攝,僅17天就拍攝完畢。而且其中的場景設計,竟然由許多日本國際知名建築師與設計師操刀
一、亂世之惑:假訊息與似是而非 當今末法時代,資訊氾濫,假訊息、造謠橫行,立法院藍白胡亂修法,民眾卻往往不願主動查證,不肯親自研讀資料、尋找專業解釋,只圖省事、隨波逐流。許多人不僅把真的說成假的,把惡說成善,甚至自以為是地在網路上發表似是而非的言論,讓社會氛圍更加混沌不明。 這種現象,不只是資訊
我其實一直很關注政治,但不論在網路上還是親友之間,我很少主動表達立場。原因很簡單—政治常常會讓人陷入口水戰,而不是理性討論。但近年來的台灣局勢,讓我越來越覺得,如果大家都選擇沉默,台灣真的可能走向深淵。今天我想談的,不是特定的政治人物,而是從健身房起家的網紅—館長。
Thumbnail
隱熊居-avatar-img
2025/08/22
綠共之下,有時候新聞看看就好,不見得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