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

含有「文藝復興」共 11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明年要去梵蒂岡博物館參觀西斯汀禮拜堂的朋友,將會看到一個特別的景象...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7 天前
想起來平時裝修師傅舉著手油漆天花就很累了,舉著手畫那麼細膩的畫作更辛苦吧!這樣想來是不是畫家們其實手臂都很壯?!🤣🤣🤣
Sylvia 真的!!!對大師米開朗基羅只能跪了!!!
傳奇的崛起: 在 14 世紀的「佛羅倫斯」,一個以經商起家的家庭悄然崛起。他們不是貴族出身,而是靠著銀行業一步步打開權力之門。這個家族的創始人被視為「喬凡尼・迪・比奇・德・麥第奇」,他於 1397 年創立了「麥第奇銀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金融機構之一。這不僅讓麥第奇家族積累了巨額財富,也為
Thumbnail
講到羅馬帝國,雖然年代離我們很遙遠,不過對其過往曾統治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廣大領土,大家都略知一二。羅馬帝國留給後世的影響相當多,法典、宗教、公共設施、文化、藝術等,不一而足。帝國所到之處,必是大興土木,修道路、蓋公共設施⋯⋯
Thumbnail
5/5萬神殿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5/05/13
以前歐洲很多的教堂古蹟都是免費參觀,現在遊客太多了,不過幸好英國的博物館還是免費。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4
蘿娜自語 在歐洲若是遇上免錢的古蹟或博物館,就算是賺到,可以多吃一餐
淺談隱藏在東亞文化背後的痛苦崇拜
Thumbnail
還記得嗎?第一次學會質疑神的聲音,是從歷史課本裡,那段被稱為「黑暗時代」的沉默開始。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不是單純講天文學,而是在講:當政權與信仰合而為一,我們還剩下多少可以選擇的自由?這篇文章將帶你看見一場思想上的「文藝復興」,以及動畫如何讓沉重命題重新發光。
Thumbnail
世界上地理面積最小、同時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你猜是那一國?答案是梵蒂岡!不但發行郵票、貨幣、還有自己專屬的媒體呢!小歸小,但梵蒂岡卻是全球天主教徒的聖地,同時也保留豐富的藝術珍品,多部電影的推波助瀾下,成為遊客爭相到訪之處。
Thumbnail
5/5梵蒂岡
整個梵蒂岡就是博物館,哈哈哈當初我一去就離不開了
眾所皆知的美國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發生主要期間是1929-1933年。從1929年股市崩毀後,1930-1931引起區域性銀行業恐慌,緊接著是1931-1933的財務危機,涵蓋從國家到全球的範疇。一直到二戰間的1939年,這長達十年,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才得以復
Thumbnail
最近在看《二戰》這本書,提到美國在二戰期間的民生消費量,居然出現年年成長的現象,換句話說,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勒緊褲帶、採配給制的時候,美國人反而因為戰爭的緣故,物質生活越過越好。如果二戰一直打下去的話,全世界恐怕只剩下美國(或許再加上蘇聯、以及美國支持的英國)可以繼續維持文明的生活 就是因為這樣的底氣,所以美國敢在這個時候打全球的關稅貿易戰,因為美國一直都是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沒什麼好怕的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9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同意John所說的,美國本土其實物產及礦產都很豐富,但其對於食物跟能源的浪費真的會讓面臨糧食危機的國家瞠目結舌😱
一年有365天,十年是3650天,一百年是36,500天!人的一生,如果能活上百歲,就稱得上長壽了。不過,人的長壽,拿來和數千年、數萬年相比,不但相形見絀,在時間的洪流裡,人,其實像是短暫的過客,來匆匆去匆匆。
Thumbnail
5/5羅馬競技場
我都還沒去過羅馬呢
JC Tal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1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有機會一定要去一下
從文藝復興到攝影技術的登場,藝術與科技的碰撞從未停歇。 16世紀,畫家靠巧手與教會贊助生存;達蓋爾攝影法讓人驚呼「繪畫已死」; 歷史告訴我們,新技術總帶來恐懼與轉機。 如今AI崛起,有人擔心它搶走人類的飯碗,有人卻視它為新工具。 你呢?來聊聊你的看法吧!
Thumbnail
Changshun Shao-avatar-img
2025/03/20
電話的背後是溝通,汽車的背後是移動,電腦的本質是工具,網路的本質是通訊。AI的本質是輔助完成你的需求,而不是代替你思考。
語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Changshun Shao 非常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