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

含有「日耳曼」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不過為何教宗會支持丕平呢?當時倫巴底人已經侵入義大利了,因此才需要一位統治者能夠制衡外族。753年,教宗逃離羅馬,前往高盧見丕平。經過談判,兩人也達成共識,丕平提供武力協助教會,教宗則「親自」再為丕平加冕。
Thumbnail
耳曼人皈依基督教的最主要原因,仍在於爭取政權的合法認可。畢竟日耳曼部族普遍缺乏治理經驗,加上「蠻族」的負面標籤,難以受羅馬公民的認可。而當時教會的職權被認為是由上帝賦予的,具有神聖權威性,因此選擇與羅馬教會合作、皈依基督教,得到教會的認可有助於身分認同。
Thumbnail
梅菲斯托費勒斯(也是梅菲斯托菲列斯,Mephistopheles),簡稱梅菲斯特(Mephisto)或墨菲斯托。最初於文獻上出現是在浮士德傳說中作為邪靈的名字,此後在其他作品成為代表惡魔的定型角色,是日耳曼民間傳說中的古代騙子惡魔,也是十字路口惡魔之王。
Thumbnail
在漫威電視電影宇宙中也是大家頗為期待的反派之一,在《阿加沙》影集讓粉絲沸騰了一下XD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1
幽夜大叔的胡言亂語 對耶,有他的劇情😄
黑騎兵(德文:Reiter,為「Schwarze Reiter」的簡稱,字面意義為「黑騎士」,這個稱呼來自他們的盔甲顏色。)是出現於16世紀西歐的一種騎兵,它取代了舊時代裝備騎士槍的騎士。同一時期,胸甲騎兵與龍騎兵也正從傳統的騎兵單位中獨立出來。
Thumbnail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1/04
我喜歡的介紹系列。
Writing 生活玩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4
向日葵大叔 最新系列XD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剛剛聽完歷史 Podcast《時間的女兒》Ep.154,這一集談的是納粹黨高層希姆萊 (Heinrich Himmler) 如何意淫日耳曼文化,過去談盧恩文字如何在近代變成一種神祕學,或魔法符號時,提過民族主義者的影響。節目裡有些段落快速被帶過,覺得可惜,想補充一點資訊。
Thumbnail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我們假設一下,奧匈帝國要怎樣解套呢?
Thumbnail
歐洲的封建制度究竟有何獨特之處,為什麼以騎士為主角的浪漫愛情故事至今仍然受到許多年輕讀者的歡迎?讓我們從日耳曼人的民族特性看起吧!
Thumbnail
自古至今,強大的帝國常視擴張領土及征服「蠻邦」為必然,征服後實施的暴政則往往引發「蠻邦」的反抗,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在其鼎盛時期更是如此。而《蠻戰之森》講的就是羅馬帝國在征戰日耳曼部落時遭遇了一次嚴重失利,導致帝國擴張的進程就此止步的故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