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性

含有「獨特性」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AI創作雖然效率高卻缺乏情感深度,真正的創作來自生活經歷與情感投入。 創作者需要在與AI協作中保持獨特性,將個人價值觀融入作品來展現人味。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AI創作#人味
黃璧怡-avatar-img
2025/08/04
AI的中文比我好,如果讓它審閱我的文章,我有信心它會修改得比原稿流暢、用詞專業。但我還是沒有這樣做,因為不完美的句法、嘗試表達但仍然遺下詞不達意的掙扎痕跡的文字,可能更加到位地向讀者表達我文章的意思。反而,我覺得AI對我的幫助是在後台,例如提議文章的meta description 和關鍵字讓我參考😄
Carry Ku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4
黃璧怡 我認同這樣的觀點,針對受眾所期待的方式來調整行文風格~
冥王星逆行水瓶座,促使我們回顧獨立自主的歷程。冥王星進入水瓶座,迫使人類走出制式人生,多元發展,不再以考試分數為唯一依歸。然而,適應轉變的過程充滿衝擊,很多人在舊體制崩壞後感到迷茫。文章探討冥王水瓶時代的意義,強調找到自我獨特性,創造獨特經驗的重要性,並指出2025年至2029年間的轉型挑戰。
Thumbnail
從個人觀察感覺到,許多讀者常看的小說大致可分成兩類: 第一種是源自於日本的輕小說類型,從這些小說帶進來穿越、轉生、異世界、地下城等概念,以及耽美、BL、百合等內容。 我曾在誠品與金石堂書店,發現在販賣的小說大多是這種類型的,這些作品很多都是日本小說翻譯過來的,也有一些台灣作家寫的。書本有著動漫人
Thumbnail
李四郎-avatar-img
2025/05/11
我偏好的臺灣小說,早期如吳濁流、鍾理和,都看過全集,最愛《亞細亞的孤兒》。至於王禎和《伊會唸咒》、宋澤萊《打牛湳村》、李喬《兇手》等,更是如數家珍。還有歷屆的年度小說選、日本時代小說選,根本如獲至寶。還有後來的《逆女》、《默》、《沃野之鹿》、《小貓》等也玩賞不已。基本上,都不屬於這兩類。接下來想看完的是李喬「寒夜三部曲」、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實在沒空留給那兩大類,寧可看《貓戰士》或古龍。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李四郎 您說明得很詳細,像我本身就沒那麼了解了 ☺️
曾經與詩作伴,但偷懶越是來打擾,搞得我無法胡作非為……看到🧐一字橘 那篇🍡🍡🍡 愛吃花枝丸的神槍手 命中我愛吃花枝丸的💗 然後發現---是妳喚醒了我那顆沉睡已久的詩意細胞。 妳的文字有種「欸?這種角度也可以寫?」的驚喜感,獨特又不做作,像生活裡某個你沒注意到的小光點,一被妳寫出來就閃了
一字橘-avatar-img
2025/04/21
原來是花枝丸先生,敲醒妳心底的泰戈爾,李清照。親愛的,詩是生活的態度。詩,是意在言外的景深,而今天的妳是我的景深,慢慢地節錄所有的關於妳,以及4月21日的多雲。(好難得的是我終於一本正經的回覆)🤣
雅米-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一字橘 因花枝丸主人要求,😉
付費限定
如果能正面看待,我們會看到,「不一樣」才是這個世界豐富、有趣的原因,只要不是侵略性的特質,它們都是生命繁盛的養分。 沒有不正常,只是不一樣。
Thumbnail
每個人的劇本是獨一無二的 在來藍星前 已經設定好靈魂藍圖 不論你的靈魂伴侶、業力伴侶 所有發生的事件 都是來幫助你完成使命 我總是提醒「獨特性」 (不單指雙生,每個人都是) 網路上看到「雙生火焰」一定有什麼「模式」或是「階段」 這些都是侷限性的思維 以我為例,很多都說雙生火焰相遇
Thumbnail
高我讓我察覺到他是我的雙生靈魂之後, 在釐清與梳理完高我給予的共時性證據, 也被安排開始分享所有的歷程、心境與感悟到的想法, (註:在medium上開始寫文章;目前已整合至方格子中) 想讓更多剛踏上雙生旅程的人 不那麼迷茫與無助 但我的文章只分享每個階段過程心境跟心態 以及提醒 但我從
Thumbnail
人生不是他人定義的軌道,而是一片曠野。山的那邊是什麼?不必問別人,自己去尋找。
喵喵-avatar-img
2025/03/20
孤獨也是有層次的
當我們開始創作時,往往是因為內心有話想說,或是單純享受創作本身帶來的樂趣。但隨著時間推移,我們會開始在意作品的影響力,關注市場反應,甚至期待外界的肯定。這時,創作的動機逐漸從內在轉向外在,變成一場「成功與否」的考驗。這或許值得我們思考:當創作者面對現實壓力時,例如在迎合市場需求與堅持自我風格之間掙扎
Thumbnail
是人,就會有矛盾 我喜歡矛盾帶來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