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筆記

含有「藝術筆記」共 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心得分享,探討膠彩畫發展與臺灣歷史、政治的關聯,以及畫家們的堅持與孤獨。展覽涵蓋日治時期至現代,展現膠彩畫的演變與多元樣貌。
Thumbnail
5/5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富邦美術館《新宮晉:宇宙—風之旅人》展覽心得,盛讚展覽空間設計與作品的完美結合,並與過往羅丹展、梵谷展及富邦典藏展作比較,點出空間佈置與票價策略上的差異與調整,以及美術館在社會角色定位上的反思。
Thumbnail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Thumbnail
探討藝術場所(博物館、美術館、藝廊等)的分類和命名問題,以英國國家藝廊和威廉・莫里斯藝廊為例,探討其命名與時代背景、功能定位的關係,並延伸到當代美術館的公共角色與藝術推廣的討論。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5/01/06
美術館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在展一些我們看不懂的?還是在一些我們沒有做過的?或是我們正在畫的?
mut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3
普普文創 嗨嗨~跟你分享我的想法,我想就原本Museum的意義來說,翻成博物館可以比較能夠理解,就像故宮,他有很多收藏,把他們妥善保管並展示~ 而美術館(Art Museum)則是過去曾經以繪畫等藝術為大宗收藏的美術館,因而從中獨立分出來。但現在的美術館不像過去僅有收藏、展示而已,還有教育、研究的角色,就像現在北美館的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除了說明膠彩畫在台灣發展的脈絡外,還獨立開了個展區介紹膠彩的使用~ 過去藝術是被把持在部分階級手中,但現在他的包涵更為廣泛,所以藝術的形式也更多元,所有不論是現在看不懂的、有實驗性的,都有機會展出,就看各個美術館及他們策展團隊去推廣出自己的核心定位~
《飛焰萬重山》來自2001秋天瑞典單車之旅。 飛焰,一發不可收拾/ 點燃北國的秋天,旅人的手札/ 以及地平線的海市蜃樓。/ 二十年的空氣,解凍,/ 沾一點墨,暈染山林的氣息,/ 金泥,大方揮灑紅澄黃綠的/ 飛焰,一發不可收拾。 三位國寶級修護師通力合作這件依日式古法製作的《飛焰萬重山》六曲金箔屏風。
Thumbnail
名為「遇見你是一首藍色的詩」的畫作,描述愛充沛能量的詩。引領讀者進入藝術家內心世界,感受藝術與詩意共鳴的美好。詩描述了「遇見」的瞬間,電光點燃了心中的青春與夢想。「你」代表一種無所逃避的真實自我,面對人生陰影時始終保持勇敢與自由。畫作的藍色呈現出一種迷幻空靈的美感,直指內心深處,勾起觀者對美的追求。
Thumbnail
心靜 Hsinchi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非常感謝,可惜我現在才看到您的美言,這件作品去年九月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有二十多個國家的觀眾都很喜歡,還因此獲贈詩作的英文翻譯,與您分享。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05/26
來自大自然的光影很美,也有無限的可能。
付費限定
以詩與水墨交織,全世界海洋啟發的〈海洋心象系列〉,〈藍色空間〉則源於南非的衝浪體驗,單車環球途中,秉持柔弱如水的道家哲學,走到旅途終點,衝浪板上感受強勁力量,明白走遍海洋累積了充沛能量,回到故鄉以後,透過創作與演講啟發無數人出發尋夢。作品運用拓墨、暈染、撞墨、滴灑、重彩,展現生命轉折的磅礡史詩。
Thumbnail
劉國松一九五六年創立五月畫會,掀起台灣現代藝術運動,提出「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挑戰文人畫書畫同源傳統,主張丟掉自元代後沒有創新皴法的毛筆,他認為畫室是實驗室,不是工廠,經過不懈嘗試,用炮筒刷以狂草側鋒在自己發明的國松紙上作畫,獨創的「抽筋剝皮皴」,道家陰陽二元論發展出白線,現代水墨掀開新的一頁。
Thumbnail
先求異,再求好。畫畫對我來說,是療癒。我的家教甚嚴,不敢表現自我,透過畫畫,我一直在表現那個不跟別人一樣的我,是為了平衡內在的壓抑。之前,上色鉛筆課時,老師剛開始看不懂我在畫什麼,後來發現我的畫很獨特。其實,畫畫是在表現獨一無二的渴望。好多次都想好好從基礎學畫,但我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學技巧,我的手會去畫我自己都想像不到的結果。幸好接觸禪繞畫,上了一堂課,買了書,在家就開始自由地畫,滿足內心那個被壓抑的自己,重獲自由。至於文字,我也放開了,自由去傳達我的內心世界。所以,我變得快樂多了。
心靜 Hsinchi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0
太好了,恭喜你,獲得畫畫和文字的創作自由。畫畫是在表現獨一無二的渴望,這個體悟也是我很小就愛上文字的原因,只是卡在母親的潛在壓力,不能暢所欲言,就像水龍頭不能打開,非常痛苦,埋藏得太深,直到母親去世一年,終於進行療癒才知道原因,唉,不堪回首。
付費限定
《花漾年華》四連幅是我用當代水墨的抽象語彙,表現臺灣春天茂盛的新綠,充滿生命力,山櫻花盛開。傳統花鳥畫的創作哲學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透過描繪大自然的生機呈現藝術家空靈的精神世界,心靈與自然合一,既超越自然又貼近自然。 在手工宣紙,揮灑充滿想像力的純淨世界,留白,紓解現代人過量的影音刺激。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