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記事 2025-002|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後記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搬運記一下二訪剛結束的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並於1/5(日)聽林靜娟老師導覽的紀錄。


➊非常喜歡第一個展區,將展牆穿透看到底下時代框架下的聲音,主題〈緊繃中躁動〉,傳達了看似平靜水面下的暗湧,之後會劇烈爆發。

➋展區二圍繞著美術館天井,時間序以「房價指數」和「股票指數」來反映了人們對未來期待的展現,也回應對這塊土地的矛盾感情。回應在一開始導覽時靜娟老師所說:這個展其實是一個「我是誰」的提問。在這區,額外點出幾個有趣的時間點,除了解嚴之外,1966年文革和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1975年蔣中正去世,蔣經國擔任總統、1985年反杜邦運動——台灣第一個上街的環保運動

➌反映時代劇烈變化之下,就是第三展區台灣對自己建築的疑問,這在每個領域都會產生,是國家/民族/土地認同需要建立時必然的掙扎。展區有一篇王增榮老師的〈傳統與現代〉,談論在台日聯展的觀察,當時台灣建築過於均值缺乏企圖的現象,似乎可以理解在閱讀這些時代作品時,這些失根的不安或加諸在己身的「傳統」,文中用了一句我覺得很貼切的形容:「如今我們只是寄住在另一個文化的精神移民!」

➍第四展區談論「轉向」,其實三跟四展區的延續有一點覺得很重要,就是從「專業」到「實驗性」,「專家話語」轉而「大眾討論」,是一種下到上的進行。另外跨界我覺得也是一種轉向,讓建築更開放給公共參與,當中有一個黃威融分享的影片很精彩。

➎五和六的展區連在一起,從921撼動台灣的建築體制,到新校園運動改變公共工程改以最有利標的行政體系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建築作為一個載體的可能性。

➏其實回到展覽名,與其說是強調解嚴世代的建築師有多少作為或意識到解嚴有什麼影響,不如說以此問問觀展的人們「這個時代的建築師到底是什麼啊、可以做什麼啊」、「台灣的建築師們,台灣要有怎樣的建築啊」。

因為我想,對每個世代的人來說,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這句話,都是非常適用的。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現場照片(photo: self))

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現場照片(photo: self))

補記: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Morning Room 閱讀室 ✺
30會員
54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自上篇文章內建商的建案模型呈現後,再來到下篇地區的公共建築,我們在欣賞讚嘆的同時,是否也可以反向思考臺灣對於美感和建築設計的重視程度....
Thumbnail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2024/10/12 - 2025/02/02   這展覽已經結束了,我現在才寫是因為,太精彩又太難寫了,寫一點點好了。   打從展覽一開始,Threads上的網友大聲疾呼,一定要去看喔,又附上精采絕倫的說明和美圖,我老早就寫在行事曆,等考完試要去看,
Thumbnail
北美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2024/10/12 - 2025/02/02   這展覽已經結束了,我現在才寫是因為,太精彩又太難寫了,寫一點點好了。   打從展覽一開始,Threads上的網友大聲疾呼,一定要去看喔,又附上精采絕倫的說明和美圖,我老早就寫在行事曆,等考完試要去看,
Thumbnail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Thumbnail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
Thumbnail
台灣膠彩歷史的演進與其對應風格的轉變,從中看到各時代的縮影
Thumbnail
台灣膠彩歷史的演進與其對應風格的轉變,從中看到各時代的縮影
Thumbnail
  筆者出生於解嚴後的1988年,看完展後,覺得有許多未盡之處,主要部分有三,分別為: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以建築師中心思考臺灣建築的問題、及建築自我批判傳統式微的問題。 第一、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   序言中說道:「本展以『解嚴世代』稱呼約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
Thumbnail
  筆者出生於解嚴後的1988年,看完展後,覺得有許多未盡之處,主要部分有三,分別為: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以建築師中心思考臺灣建築的問題、及建築自我批判傳統式微的問題。 第一、以世代定義建築師的問題   序言中說道:「本展以『解嚴世代』稱呼約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於臺灣,並於19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本篇主要是有章美術館《現在幾點鐘》描述時間性的展覽,及其他小展覽的觀看紀錄。以鐘錶數字指稱時間之外,你該如何描述時間? 時間這抽象的概念透過藝術展現,又會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如果是你?你認為什麼物品是值得拿去美術館展覽的呢? 這篇分享了三個當代藝術館最近的發人深省的藝術作品。談論共同創作,與對事物價值的重新定義。談論『變』才是真理的作品。談論如何用幽默包裝嚴肅的環境議題。 來當代藝術館看展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
Thumbnail
博物館吧希望針對各種議題,適時、勇敢地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透過向他人借鏡的過程中,傾聽不同立場的聲音,也不斷地邀請大家一起思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
Thumbnail
博物館吧希望針對各種議題,適時、勇敢地分享各國的案例與現況,透過向他人借鏡的過程中,傾聽不同立場的聲音,也不斷地邀請大家一起思索,什麼是屬於臺灣的路徑。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Thumbnail
發現似乎就是不再能簡單接受:介紹台灣藝術家就要賣悲情,就要省吃儉用、就要努力出人頭地。政治迫害戰爭離散國家認同,這些敏感的金絲雀們,不只是受苦,仍然受到藝術的祝福,能夠表達能夠創作,能夠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化為藝術,讓瞬間拉長拉長拉長到幾乎不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