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記一下二訪剛結束的忠泰美術館《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並於1/5(日)聽林靜娟老師導覽的紀錄。
➊非常喜歡第一個展區,將展牆穿透看到底下時代框架下的聲音,主題〈緊繃中躁動〉,傳達了看似平靜水面下的暗湧,之後會劇烈爆發。
➋展區二圍繞著美術館天井,時間序以「房價指數」和「股票指數」來反映了人們對未來期待的展現,也回應對這塊土地的矛盾感情。回應在一開始導覽時靜娟老師所說:這個展其實是一個「我是誰」的提問。在這區,額外點出幾個有趣的時間點,除了解嚴之外,1966年文革和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1975年蔣中正去世,蔣經國擔任總統、1985年反杜邦運動——台灣第一個上街的環保運動。
➌反映時代劇烈變化之下,就是第三展區台灣對自己建築的疑問,這在每個領域都會產生,是國家/民族/土地認同需要建立時必然的掙扎。展區有一篇王增榮老師的〈傳統與現代〉,談論在台日聯展的觀察,當時台灣建築過於均值缺乏企圖的現象,似乎可以理解在閱讀這些時代作品時,這些失根的不安或加諸在己身的「傳統」,文中用了一句我覺得很貼切的形容:「如今我們只是寄住在另一個文化的精神移民!」
➍第四展區談論「轉向」,其實三跟四展區的延續有一點覺得很重要,就是從「專業」到「實驗性」,「專家話語」轉而「大眾討論」,是一種下到上的進行。另外跨界我覺得也是一種轉向,讓建築更開放給公共參與,當中有一個黃威融分享的影片很精彩。
➎五和六的展區連在一起,從921撼動台灣的建築體制,到新校園運動改變公共工程改以最有利標的行政體系改革等等,都反映了建築作為一個載體的可能性。
➏其實回到展覽名,與其說是強調解嚴世代的建築師有多少作為或意識到解嚴有什麼影響,不如說以此問問觀展的人們「這個時代的建築師到底是什麼啊、可以做什麼啊」、「台灣的建築師們,台灣要有怎樣的建築啊」。
因為我想,對每個世代的人來說,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這句話,都是非常適用的。
補記:
剛好今日和朋友聊起這個展覽,在最後的建築多元的案例中,多少會引發討論這是不是最合適的代表,但這個提問的批判性非常現代,也可以說是好的激發討論的方式,畢竟這些已發生過的世代,都是被檢視的存在,等著未來時代的我們去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