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含有「讀者」共 1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美國電影《母親!》是一部描繪「意識」之作,透過「象徵」的表現,慢慢將「隱喻」的主題呈現出來。有趣的是,「主題」可以隨著觀看者的經驗而產生相對應的反映,有的人可能看見「宗教」的隱喻,有的人可能自省「創作」的現象,有的人可能發覺「生態」的暗示等等……
Thumbnail
726雖然大家都忙罷免,但住嘉義其實沒什麼事情,就跑去看剛上映的全知讀者視角,這可是我跟我兒子都很想看的片子啊! 關於這部作品,我之前介紹過漫畫版與原作小說,而且我給了還不錯的評價,的確是會期待的作品,不過這部架構大得嚇人,變成電影版非做不少變動不可,所以多少有點擔心被改爛。 不過上映之後,幾個
Thumbnail
5/5奇幻
  在這些技巧之下,那些破碎的字句並未串連為一篇「文章」,人們看見、滑過去,但你真的表達了你想表達的東西嗎?讀者有得到「閱讀」的體驗與收穫嗎?還是,就像那些冷知識短影音,你片段地感受自己好像有學到東西,但沒有前提、沒有資料來源、沒有應用場景,看完自我感覺良好,但什麼也沒有真的得到。
泡澡的太陽-avatar-img
2025/07/30
這個時代很多人不願動腦
https://www.penana.com/article/1819956 敬請珍惜支持自己的讀者啊!
Thumbnail
一位作家分享其文章流量暴跌的經驗,並分析其原因是「杜口文」— 缺乏個人觀點和真實情感的複製貼上式文章。文中探討AI時代寫作的趨勢,並提出超越杜口文的寫作公式:拉近距離、大道至簡,以及分享人類獨有的脆弱。作者認為,具有真實經歷和情感共鳴的文章將是未來主流。
Thumbnail
juexingway-avatar-img
2025/07/17
流量是一時的,寫作留下的當下是永恆的加油
自我。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2025/07/11
嗨,晨安!您說得對,自己永是第一個讀者也是最忠誠的!
魏佳卿-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2
林漢清 不忠誠也不行,因為是自己寫的。
來到第70篇,來談篇大的。 出版產業的持續萎靡,其實我從這幾年高中校刊社的式微,就會有種一葉知秋的感覺。 讀者轉移了,產業萎靡了,前景黯淡了,想投入出版產業賭未來的人少了,產業的工作品質更爛了,出書的動能降低了,然後讀者轉移更多了。 ...想看更多(請點選)
本文探討小說創作中「共情」的議題,作者以自身經驗出發,說明如何處理難以被共情的故事主題,以及如何平衡個人創作目標與讀者期待。文章強調理解人性、觀察網路評論和傾聽他人故事的重要性,並提醒創作者不應輕易批評他人,應尊重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困境。
徐風輕拂-avatar-img
2025/06/20
畢竟無法迎合所有人 只能盡可能論述完整,讓讀者自行斟酌
★ 本文討論「書寫的動力」──乃是「讀者所欲。」只要有人「還要」讀,作者應當「不得不」回應這種蠻橫的要求。
Thumbnail
李四郎-avatar-img
2025/06/20
聽說 行為本身就是目的 這是自由的積極定義
徐風輕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0
李四郎 當然! 改天有機會能向四郎大大討教 樂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