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

含有「賴清德」共 36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積電、台灣政府、美國政府利益都不相等。不要認為台積電是台灣公司,因為它的股東有七成以上是外資。對台積電而言,最重要的是賺錢與永續經營。對台灣政府而言,當然希望高科技產業留在台灣。對美國而言,希望產品便宜、確保生產線。
Thumbnail
賴清德總統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強調因應中國滲透與軍中洩密威脅,引發社會對軍審制度的歷史創傷與未來轉型的討論。從戒嚴時代威權審判、洪仲丘事件促成的雙軌改革,到今日國安壓力下的政策逆轉,軍審制度面臨程序正義與效率的拉鋸。與中國強化軍事審判制度相比,臺灣如何在民主法治中重新定位軍審呢。
Thumbnail
2025/3/9(日) 12:20 臉書粉專 峰狂打臉94爽!一篇文章,疑似情報操作。 儘管事後粉專更新過資訊,可以此例作爲情報操作的手法分析,與識別預防。
Thumbnail
大陸配偶劉振亞(網名「亞亞」)因在網路上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並限期於3月25日離境。劉振亞最終於當日晚間7點在松山機場召開記者會後離境,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新黨副祕書長游智彬發表言論表示,雖然「100個亞亞喊武統也不會有武統」,但他認為若總統賴清德推動台獨,將會
Thumbnail
星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告誡台獨份莫一條道上走到黑,獨立成功反把自己鎖進一個小監獄並扔掉鑰匙。他只觸及技術層面。台灣獨立是寄生在中華民國軀殼裡的。自民進黨連續執政至今,雖擺脫不了這面招牌,卻將欲保留中國人身份認同的住民打成境內的敵對勢力。台灣是否在走2014年烏克蘭獨立廣場事件的路子?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3/28
不獨立中國就不會立刻發動戰爭,那如果沒獨立還是打了呢?還是一切都是逃避的藉口,最後還是膝蓋軟
孫隆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8
傑克 連戰已於2005年赴大陸終止國共內戰。必須承認:今日的“中華民國”不是他那個時代的,而是蔡英文定義的從1949年起算的“中華民國台灣”,和與戰還需重新定義。賴清德的“境外敵對勢力論”是重啟戰端。如今要賭的不是“沒獨立還是打了呢”,而是賭對岸明白賴論是為了鋪陳大罷免準備打擊“境內敵對勢力”。再賭深一層:望對岸明白如發動“武統”,將會是台灣全毀、大陸半毀,外人漁翁得利。
2025年適逢《反分裂國家法》通過20週年,中共加大對台施壓,包括外交強硬表態與軍事威脅。該法為中共對台軍事、外交、經濟及心理戰的核心工具,強調必要時可採取「非和平方式」統一台灣。此舉對台灣帶來嚴峻挑戰。為應對壓力,台灣需強化國防、推動供應鏈多元化、凝聚內部共識,並深化國際合作,以確保安全與發展。
Thumbnail
試析台海戰爭機率
Thumbnail
Vein-avatar-img
2025/03/15
兩岸發生戰爭民進黨一定跑最快,趕快溜之大吉,不然要是被中共抓到就是斬首砍頭,我們不要去期望民進黨,其他政黨政客會不會站在人民這一方,別期待,越期待越失望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5
Vein 自古可憐是百姓。
賴清德總統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的策略,在面對美中競爭加劇及中國持續對臺施壓的局勢下,具有其合理性,但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此策略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臺灣的應變能力、國際局勢的變化,以及美國政策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