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漫談】荒廢的國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回顧賴清德自上任以來尚稱平順,直到2025的的八個月,可以說是一場「高開低走」的政治悲劇。從最初的穩健施政,到後來立法院的預算混戰、罷免風潮四起、政策推進處處受阻,最終在7月26與8月23的連環挫敗後,民進黨整體聲望跌落谷底。這八個月不只是政治失分,更是國政的空轉,浪費了台灣寶貴的時間。

raw-image

一、從「可圈可點」到「舉步維艱」

賴清德剛上台時,社會期待值其實不低。延續蔡英文留下的國際格局與安全基礎,他只要穩健維持兩岸平衡,並處理好民生經濟,便能獲得人民的認同。然而,國內政局的惡化卻來得比預期快。

1月,立法院的亂刪預算開啟了惡鬥模式。國會少數的民進黨面對在野陣營的夾擊,顯得手足無措,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重大政策計畫被刪得七零八落。這不僅讓施政推動困難,更讓社會產生「政府無能」的直觀印象。

二、罷免風潮的誤判

2月起,地方開始出現罷免聲音。民進黨原以為罷免難度高,門檻難過,因而採取冷處理。這是關鍵性的戰略錯誤。

罷免是否能成功,本就不是單純的算術題,而是「動員力」與「社會氛圍」的綜合體現。民進黨未能掌握數據,更未能預測在野黨將罷免行動包裝成「全民表態」,引發的社會情緒外溢。這場政治戰役,本可以透過早期布局、掌握社群輿情與投票結構來降低風險,但黨團與政府卻沒有真正下去研究。

企業界的人都知道「數據就是資源」。一個大型商業決策若沒有數據支撐,失敗幾乎是必然。民進黨卻在這場關乎政權安危的博弈中,沒有數據專業的中樞單位,僅靠傳統政治直覺與區域人脈來判斷,結果就是誤判接連發生。

三、政策推進的空耗

3月「賴17條」獲得廣泛關注,民調來到最高、但關稅爭取談判等事件,表面上看是施政努力的一環,但卻因為國會無法協調,反而造成更多社會紛擾。政策宣傳不足、輿論解釋失敗,使得好不容易談下的成果被稀釋,甚至反過來被對手操作成「政府無能」。

這些事件不斷累積,讓民進黨內部陷入防守心態,從「治理國家」逐漸變成「守住局面」和稀泥。人民看到的不是政府積極推動改革,而是政黨每天在政治算計中掙扎。而這種和稀泥的心態,導致好的局面帶來壞的轉折。

四、大罷免的幻覺與慘痛的現實

大罷免表面上是聲勢浩大的「民主運動」,民進黨以為可以擺脫朝小野大的局面,所以大罷免大成功,朗朗上口。民進黨誤以為可以翻轉國會,來個完全執政。只是這幻覺來得太站,教訓來得太重。結果7月26與8月23的兩場投票,完全顛覆了這個假設。

罷免不但成功,更在社會心理上造成「政府全面潰敗」的氛圍。對手因而更加士氣高昂,社會對執政者的信任則急遽流失。

這八個月,從年初的鬥爭開端,到夏季的連番失敗,台灣的國政幾乎處於「空轉」。許多急需推動的建設停擺,社會資源耗在政治廝殺,人民對未來的信心隨之下滑。

五、責任該由誰承擔?

這筆帳,毫無疑問要算在民進黨身上。作為執政黨,未能有效掌握數據、缺乏整合策略、沒有預警系統,導致錯誤一路累積。

更進一步說,所有的成敗必然要算在總統賴清德身上。身為最高領導人,他的角色不僅是行政總裁,更是黨內整合者與策略制定者。如果黨團缺乏專業,他必須建立。如果幕僚缺少數據,他必須補足。如果政策推進受阻,他必須主動協調。 然而,八個月過去,我們看到的卻是「消極應對」多於「積極領導」。

六、這事真的那麼難嗎?

其實不難。罷免門檻如何、投票動員可能性如何、社會情緒流向如何,這些都可以透過數據、模型與輿情追蹤來預測。商界早就明白數據的重要性,但民進黨卻似乎還停留在「人情政治」與「傳統經驗」的階段。

結果就是一連串本可避免的失敗,導致國家荒廢八個月,人民徒增焦慮與不安。

七、慘痛教訓,能否翻身?

726、823之敗,對民進黨而言是徹底的警鐘。政黨若不正視數據化決策、組織專業化、國會協商的長期布局,那麼未來只會有更多的挫敗。

台灣人民需要的不是一個每天陷於選戰算計的政府,而是一個能真正推動國政的執政團隊。

心語

八個月,對國家發展來說不算短。這段時間被浪費在政治惡鬥與戰略誤判之中,確實是一個慘痛教訓。民進黨若不徹底檢討,賴清德若不展現真正的領導力,未來的挑戰只會更大。

而這八個月的空轉,歷史將記錄為「荒廢的國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4會員
4.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這張照片是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旁的一棵巨大枝繁葉茂的榕樹,樹冠向四面八方展開,就像一把天然的大傘,為草地和周遭的人們遮風避雨。今天經過,覺得畫面跟「國家人民的保護傘」,非常貼切──因為政治人物的責任,正是像這棵樹一樣,扎根土地,承擔風雨,為人民創造庇護與安定。在台灣的藍天白雲下,人民渴望的,不
Thumbnail
2025/08/29
這張照片是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旁的一棵巨大枝繁葉茂的榕樹,樹冠向四面八方展開,就像一把天然的大傘,為草地和周遭的人們遮風避雨。今天經過,覺得畫面跟「國家人民的保護傘」,非常貼切──因為政治人物的責任,正是像這棵樹一樣,扎根土地,承擔風雨,為人民創造庇護與安定。在台灣的藍天白雲下,人民渴望的,不
Thumbnail
2025/08/28
自 2016 年總統大選敗選以來,國民黨的政治命運幾乎走在一條「循環往復」的路上:輸了全國性大選後愁雲慘霧,基層士氣渙散;但若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便立刻揚眉吐氣,將之前的挫敗拋諸腦後。這種「大敗—小勝—再敗」的迴圈,已經重複了三屆,卻絲毫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 國民黨最大問題,不在
Thumbnail
2025/08/28
自 2016 年總統大選敗選以來,國民黨的政治命運幾乎走在一條「循環往復」的路上:輸了全國性大選後愁雲慘霧,基層士氣渙散;但若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便立刻揚眉吐氣,將之前的挫敗拋諸腦後。這種「大敗—小勝—再敗」的迴圈,已經重複了三屆,卻絲毫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 國民黨最大問題,不在
Thumbnail
2025/08/27
台灣的政壇在2025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震盪:藍綠之間的對決持續深化,「大罷免」雖以全軍覆沒收場,但所留下的社會裂痕與政治後座力依然存在;同時,重啟核電的公投議題再度被推上檯面,成為新一輪公共政策與價值辯論的焦點。夾在其中的民眾黨,看似有機會在藍綠激戰下取得空間,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與困境。究竟在大
Thumbnail
2025/08/27
台灣的政壇在2025年正經歷一場激烈的震盪:藍綠之間的對決持續深化,「大罷免」雖以全軍覆沒收場,但所留下的社會裂痕與政治後座力依然存在;同時,重啟核電的公投議題再度被推上檯面,成為新一輪公共政策與價值辯論的焦點。夾在其中的民眾黨,看似有機會在藍綠激戰下取得空間,卻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抉擇與困境。究竟在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台灣政治的觀察隨筆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大選已逾兩週,所有選舉激情暫時回歸平靜。選舉過後有許多評論員、媒體透過數據分析各地選情。本篇也即將透過 2024 年大選數據,帶大家回顧這場台灣近十幾年的政治環境中,「三黨」競爭激烈的環境結果為何吧! > 本篇將涵蓋: + 總統大選回顧 + 不分區立委回顧:小黨持續掙扎 + 分裂投票分析 + 整理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賴蕭配」贏了。但是,他們的勝利卻是民主政治的失能與人民的失敗。以下分別從錯誤的總統選制、綁架民主的民進黨與支持者、德不配位的總統當選人、錯誤的歷史道路這四個面向來論述。
Thumbnail
2024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賴蕭配」贏了。但是,他們的勝利卻是民主政治的失能與人民的失敗。以下分別從錯誤的總統選制、綁架民主的民進黨與支持者、德不配位的總統當選人、錯誤的歷史道路這四個面向來論述。
Thumbnail
(非政治文,勿戰)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結束,恭喜賴清德榮膺下一任的統統,打破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不超過兩任8年的魔咒。不管支持的人是否當選,明天的太陽一樣升起,小老百姓的工作,一樣要面臨挑戰與壓力。 1.學校行政的微政治: 政治是一時的,但是展開四年的佈局,卻是值得我們學校行政工作者的參
Thumbnail
(非政治文,勿戰) 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終於結束,恭喜賴清德榮膺下一任的統統,打破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不超過兩任8年的魔咒。不管支持的人是否當選,明天的太陽一樣升起,小老百姓的工作,一樣要面臨挑戰與壓力。 1.學校行政的微政治: 政治是一時的,但是展開四年的佈局,卻是值得我們學校行政工作者的參
Thumbnail
這次總統選舉、立委,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選贏的沒多開心,選輸的沒多沮喪,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畢竟民意如流水。 賴清德或許將成為傀儡。 名份上的共主,實則形同空殼。 現在縣市長、國會都是朝小野大。 這次民禁黨贏得總統選舉,失去國會多數席
Thumbnail
這次總統選舉、立委,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選贏的沒多開心,選輸的沒多沮喪,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畢竟民意如流水。 賴清德或許將成為傀儡。 名份上的共主,實則形同空殼。 現在縣市長、國會都是朝小野大。 這次民禁黨贏得總統選舉,失去國會多數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