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書

含有「遺書」共 7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寶貝 我不會在墳前,所以不必為我立墓。 我不會在牌位裡,所以不需要祭拜。 我沒有要去的地方,所以不需為我送行。 我會一直在妳心中,若有思念,就在心裡與我對話。 當清風拂面,那是我輕聲呼喚; 當雨後出現彩虹,那是我對妳微笑; 當妳抬頭望見藍天白雲,那是我守護著妳。 我會永遠記得
Thumbnail
2024年4月26日,台北市仁愛路金融圈核心地段,兆揚金控旗下兩間分行的大理石門面與光潔落地窗,在清晨七點半的陽光下閃耀著資本主義的冰冷光芒。然而,這份寧靜被驟然打破——三輛無牌機車呼嘯而至,車上三名戴著全罩式安全帽的男子,動作迅捷如訓練有素的士兵,猛地從後座抽出沉甸甸的麻袋.....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遺書#巨大#主管
這一次,我必須引用大村彥次郎(1933---)的大作:《文壇うたかた物語》(ちくま文庫,2007)。他是日本出版界的奇葩之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文學部畢業後,進入講談社開始編輯生涯,歷任《現代小說》、《群像》雜誌總編輯,著有多部文壇作家回憶錄。更具體而言,他對於日本文壇中的光明與黑暗,對於作家
有一個真實故實。一位婦人的大兒子成績優秀,有一天補習回家的途中發生車禍身亡。幾年後,小兒子上大學,因為感情因素想不開輕生。幾年後,婦人罹患舌癌,切除三分之二的舌頭,又經歷十餘次化療之後,最後仍是不敵病魔。 婦人治喪期間,小叔帶著兩個孩子前來奔喪,小叔拿出太太生前從未曝光的遺書給大哥看,大哥讀完
Thumbnail
Ellen Chu-avatar-img
2025/07/03
這篇分享真的太中肯了! 感謝作者的提醒,修口修心的重要性
吳柳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3
Ellen Chu 謝謝您的閱讀和回饋:))
在海穼的〈手機遺書〉中,「我」成為那隻不再闔眼的手機,用發亮的眼瞼接收世界、承載愛與冷漠,直到愛人離開如走出劇場,留下未曾讀完的夢。這首詩以日常物件承載深層情感,描摹出一場安靜卻尖銳的崩解。
Thumbnail
他說只是小刀,是個支架而已。 「妳不要擔心,」他說,「只是全麻,還是寫個遺書讓人安心。」 她聽了這話,笑了一下,說了一句 搞得有點緊張唷,不是輕鬆的笑,是那種似懂非懂、卻又不得不表現得懂的笑。 他走進手術室,背影像平時上班,像只是要去處理一個小病患的急診。 那天是總統選舉,她在醫院等候室坐了十幾
創立新專欄《遺書的第二宇宙》的理念,此專欄作為Podcast的延伸,將分享Podcast中未曾公開,更赤裸且真實的情緒與想法,像是倦怠感、不想面對工作的感受、以及努力學習愛自己的過程。他坦言害怕不被理解、被誤會,但仍選擇寫下這些文字,不求被理解,只為記錄曾經有過的感受與經歷,並期盼能與讀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Ocean-avatar-img
2025/06/17
你好,謝謝命運讓我遇見你,反覆在原生家庭的創傷中浮沉的我,一直以來都想一了百了,但我是一個很多思緒的人,所以每一次想離開時,我都忍不住的想留下什麼再走,對於一個很擅長運用文字的人來說,我唯一想做的就是留給重要的人一些文字,所以想上方格子打下來,好奇的查了「遺書」,沒想到遇見這個小天地。我們一起加油。
多年以前,我在東京古舊書店裡發現了一本有趣的實用書-----為創作日本推理小說而寫的入門書,或說它是(此領域的)萬用辭典,也合情合理。對於這樣的奇書,我自然要通讀一下才行。在印象中,有個教學示範的案例,令我既驚訝又佩服。書中寫道:當你(作者)描述的主角是經驗老到的刑警,一趕到現場(死者房間),第一個
2008年七月,喬治市、馬六甲共同以「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馬人同感歡喜榮耀。可惜一年過去,關於馬六甲的中文著作,依然只有之前出版的《古城遺書》。此書是馬六甲人眼中的馬六甲,希望有更多本地人書寫馬六甲,多一點故事傳說,讓馬六甲更有魅力。 作者歐陽珊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介紹青雲亭
Thumbnail
以下為來自福爾摩沙南部某文化中心圖書室高樓的珍藏文物── 《簡如霓之遺詞:〈神忘之前〉》 檔案編號:JN-1078 紀錄時間:2036年霜降月 創作者:簡如霓(2001-2036),台灣出身,知名流行歌手,生前曾涉入親共文化交流活動,晚年懺悔,於進入「神忘迴廊」前創作此作,以歌詞作為
含 AI 應用內容
#島嶼#歌手#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