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

含有「阿德勒」共 36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追求關係的「結果」到擁抱「過程」的價值,文章探討了人際關係的多元面向與意義,並提出如何看待和接納未完成的關係。
Thumbnail
阿德勒曾說過: 「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並不決定於經驗本身,而是在於那個人賦予給那些經驗的詮釋與意義。」 這句話深深觸動著我,因為在我的成長過程裡,我就是那個極度害怕失敗的人。只要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絕對不願意輕易嘗試,就算努力練習,也常常選擇把過程隱藏起來,只期待能在最後一刻,華麗地亮相。
Thumbnail
擺脫情緒勒索,找回自我!學習阿德勒課題分離,釐清責任歸屬,劃清人際界線,告別焦慮與疲憊,活出精彩人生。從職場到親密關係,案例分析與實踐方法,帶你一步步掌握課題分離的技巧。
Thumbnail
由《與神同行》製作團隊打造的韓國電影《全知讀者視角》,是一部特效滿滿的商業爽片,同時也直指當代社會問題。我並非原著粉絲,無意評價改編的好壞,而是注意到這部電影與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理論「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有跨時空的連結。電影的視覺效果之外,有一個關鍵主題值得我們深思:信任
Thumbnail
4/5全知讀者視角
文章探討與控制型父母相處的困境,以及如何從「討好型依戀」中解脫,建立健康親密關係。作者以自身朋友的經驗為例,闡述如何透過「課題分離」、「調整互動頻率」、「冷靜回應」等策略,建立內在距離感,不再被父母情緒綁架,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自由。
Thumbnail
當我們希望人生順遂、好運常在,真正該努力的,其實是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為。從鄰里觀察到命運的啟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思想→行動→命運」的連結,並分享如何透過認識自己、調整濾鏡、保持開放心態,讓人際關係更和諧、讓命運走向更理想的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克服過去的悔恨與迷惘,並透過「目的論」的觀點,積極為未來負責。文章闡述了過去經驗的詮釋比經驗本身更重要,並鼓勵讀者從小改變開始,建立新的習慣,並在行動中找到希望。
Thumbnail
大家曾經有過備感壓力的對話嗎? 有時候不小心講錯幾個字,像是拉開手榴彈的引信,瞬間自爆。 這類的人一常常像刺蝟一樣,渾身是刺,傷了別人,苦了自己。 很多時候人的相處,特別是親密的伴侶、家人反而容易因為關係緊密而容易有口無心,傷害常常在無意間造成不必要的傷痕。
Thumbnail
Glassy Snail-avatar-img
2025/07/23
能和別人「就事論事」很重要,去開地圖炮的人,其實自己都心虛了。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8
Glassy Snail 就我的經驗,人很會費盡力氣追求一種歸屬感,談話間想佔上風就是種例子,想極力證明自己時就容易超出界線,到頭來只是種虛幻的滿足,卻從來不是真實。
本文探討心理學家阿德勒與思想家納瓦爾的智慧。阿德勒主張幸福源於克服自卑、服務社會;納瓦爾則認為幸福來自減少慾望與內在平靜。兩者皆強調:真正的幸福在於內心安定、持續成長,以及對世界的貢獻。這是一條融合心理成長與現代思維的實踐之路,指引你找到有意義的生命。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阿德勒#納瓦爾#幸福
付費限定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讀😄 付費閱
Thumbnail
一字橘-avatar-img
2025/07/12
那我擁有很多可以茁壯的力量啊!🤣
宇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2
一字橘 那要超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