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羲和
我是律羲和,從事文字創作的現職刑警。專題《飄浮的刑警背心》收錄筆者書寫警察職場相關文章。 任何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
律羲和
我是律羲和,從事文字創作的現職刑警。專題《飄浮的刑警背心》收錄筆者書寫警察職場相關文章。 任何合作請洽:
[email protected]
54
篇文章
0
專題
117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碎片化閱讀」的個人詮釋、理解及閱讀經驗
如果人生在世的追求是知識、是道理、是意義,那我們所需要的恰恰是一份地圖──一幅指引前路的地圖。把它具現化地說,就是書;更廣泛地說,是閱讀。
發佈於
嘈嘈切切錯雜談
2023-09-07
7
法治社會的危機:大放異彩的私刑正義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3-09-01
8
外勞?移工?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應該只是稱呼
英國思想史學家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所說,評價性的詞彙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意識。因此,單純在詞彙上加以變化,並不代表該社會隨之有所改變。
發佈於
嘈嘈切切錯雜談
2023-08-21
10
世人對於刑案偵查的誤會想像:從這兩個地方談起
有關刑事探案的影集或電影,一向是容易引起觀眾興趣的題材之一,大家痴迷於偵探異於常人的洞察力與邏輯推理,亦對於戲劇中刑事偵查單位所展現出的高科技手段驚嘆不已。在此我只能很抱歉的澆大家一桶冷水:以上這些事情只存在於虛構中,現實上的刑事偵查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3-08-15
9
寫在殺警案之後:沉澱下的告白
同時我也是執法者,是個修習法律且粗解司法心理的執法者,我懂人在盛怒下未經思考所做出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只能抑制翻騰的情緒,等待官方給我們想知道的答案: 「到底、為什麼、兩名員警、會就這樣、被殺害?」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2-09-08
19
「有能不用槍的方式,就能不需要思考用槍後複雜難解的職涯題。」剖析臺灣警察的用槍脈絡
單單一件簡單的開槍緝捕,其背後有太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脈絡,並非純粹是幾位員警朝車開槍且射傷兩個人這麼表面。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2-03-17
7
新修正後的「酒駕三法」,能夠遏止多少酒駕犯罪?
111年1月24日,立法院針對眾所矚目的酒駕議題,三讀通過了所謂的「酒駕三法」,包括陸海空軍刑法、刑法第185條之3(公共危險)、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5條及第35條之1條文,旨在加重酒後駕車的處罰,並於111年1月30日施行。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2-01-31
13
「這是我最近看過最可憐的背影。」——查捕通緝實錄(之一)
「老公!快跑!」 一個女人奮力地從屋內向外關上房門,但刑警動作更快,幾個箭步就將半個身軀擠在半掩的門縫中,倚靠右側的肩膀和背部,使勁地推開門,女人力有未逮,門被撞開的瞬間,一個全身上下只穿一條內褲的男子朝門的反方向逃跑。 沒有人注意到,一個纖小的身影此刻就站在門外,眼看著一連串不明所以的事情發生。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2-01-12
16
臺中毆人案:挖掘案件背後隱藏的警政與社會現況
一味以毫無溫度又虛假的數據,妄想掩熄民眾對於治安與警察的不信任感,難保不會形成另一種局面:對於警察提出的數據再也不埋單。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1-11-25
18
相煎何太急:刑警與制服員警的隔閡
在〈好好的刑警幹嘛不當?談現今「刑警荒」問題〉中提過,制服警察與刑事警察的工作內容大不相同,也談過了「刑責區」與「警勤區」的差異。而在〈官警鴻溝〉裡也提過一個概念:互相對彼此的工作內容一知半解,很容易造成工作配合上互不信任,甚至敵視。別說官警,就連同為基層的制服警察與刑警,往往都存在齟齬。
發佈於
飄浮的刑警背心
2021-09-07
23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