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76 位追蹤者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76 位追蹤者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107會員
203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會所準則第14條介紹會所空間,會所空間採開放式設計,會員與職員共享所有設施,無任何區隔或限制。此設計促進平等友善的環境,會員可依自身需求彈性使用空間,例如:會員小志因身體不適,於會議室休息,未受干擾,展現此模式之優點。
Thumbnail
七月底我們迎來了希望感系列講座的最後一場,邀請到部落格《躁鬱旅程》版主慢慢,分享她與躁鬱症共處二十多年的經驗。當精神疾病診斷降臨時,醫療系統多半告訴我們:這是大腦的疾病,只能依賴藥物控制。但除了吃藥,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會所空間獨立自主,與其他精神健康機構區隔,設計舒適寬敞,營造尊重與尊嚴的氛圍,提升會員參與感與安全感。實際案例分享如何在獨立空間中,有效提升會員參與活動及人際互動。
Thumbnail
希望感系列講座的第四場,我們邀請到真福之家職員郡瑄,分享她作為精神疾病家屬與會所工作者,是如何在兩個場域之間來回練習陪伴、轉化自己的經驗。在這場分享中,我們聽見的不只是她與家人間曾有的張力與試著相互理解,更看見她如何將會所文化帶回家庭,在助人、照顧家人以及自我照顧中走出一條獨特的復元路徑。
Thumbnail
12. 會所擁有自己的身份,包括其獨有的名稱、郵寄地址、電子郵件地址及電話號碼。 The Clubhouse has its own identity, including its own name, mailing address, email and telephone number.  
Thumbnail
作為希望感系列講座的第三場,我們邀請到疾病經驗者Jian以自身經歷出發,分享從躁鬱症發病、住院、自我接納到復元的生命歷程,以及後來成為家人陪伴者的心路轉折。
Thumbnail
11. 會所運作的責任是由會員與職員共同擔當,但以會所主管為最終的負責人。會所運作的核心責任是讓會員與職員積極參與會所各方面的工。
Thumbnail
本文介紹會所準則第10條,同時探討會所職員的多元角色與其重要性,並以會員故事說明兼職可能影響會員與職員間獨特關係的風險。
Thumbnail
這場分享會為「希望感系列講座」的一場,由參與過三梯次手足聚會的 Miao 主講,分享她陪伴思覺失調症弟弟的十年歷程。  分享會開始時,Miao投影出一幅由她與弟弟共同創作的藍色畫作。畫面中如泡泡般擴散的筆觸像一整片海,對我來說好像象徵了她與弟弟共處時的流動與未知,也成為整場分享會視覺與情感的主軸。
Thumbnail
在上工1414天後,我從活泉敲敲話畢業了! 想到我還是志工那年,在參加完共識營後和工作人員在火車上的閒聊,我最有印象他說:我很喜歡這份工作。而走過快四個年頭,現在我也會說,我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 這種喜歡不煽情、也不天真,反而會想起很多充滿壓力、難以呼吸的時刻…
Thumbnail
佳佳-avatar-img
2025/04/25
好溫暖的離職感言,覺得作者非常溫柔!